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學會關機的生活 聯合報╱李偉文 2013.01.25

十多年前在報社擔任記者的老朋友廖和敏曾寫過一段話,我將之奉為座右銘:「年輕人拚命裝B.B. CALL,就怕別人找不到;我則把它放在抽屜裡,就怕被找到。」那時心裡真的會暗自認為:「找到我是你運氣,找不到我是我福氣。」

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也許不知道什麼是B.B. CALL呼叫器,網路剛開始發展、行動電話尚未發明的時代,若要緊急找人,只能撥打他的呼叫器號碼,然後等待他儘快設法找到一具有線電話回撥給你。

時代的變化真是一日千里,現代人只要帶著手機,就與全世界連結在一起,不但沒有了空間的隔閡,甚至連時間也被壓縮成同步。方便固然是方便,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無論何時何地、分分秒秒,都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彷彿被纏繞困在蜘蛛網中的蝴蝶,動彈不得、透不過氣。

不分日夜即時的接觸與溝通真的那麼必要嗎?我甚至懷疑手機和網路並沒有讓人因為方便而增加與其他人溝通的機會,反而會形成更多物以類聚的小團體,讓我們和固定的朋友所形成的封閉文化更加鞏固。

我需要獨處的時間,不被人打擾的獨處時間;我渴望可以安靜地讀書、想事情,不要被隨時打來的電話干擾。我也不喜歡凡事必須立刻答覆、立刻決定,希望能留一點醞釀與思考的時間。當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以電子般的速度,快還要再快,一切快速決定,當然也同時快速過時,立即失效,而我一點都不想要立刻作廢的人生。我能不能夠不要那麼有效率,我不希望時時刻刻只看到必須完成的事,以及必須達成的目標,卻感覺不到自己。

當然,手機常關機、從來不回覆別人的來電、更少主動打電話給別人,的確會得罪不少朋友,但一直記得多年前聽李敖講過一句話:「得罪別人,常常不能做事;但得罪自己,往往不能做人。」在做事與做人之間,我選擇做人。

我們在年輕時怕別人不喜歡自己,怕自己不受大家歡迎,年紀愈大,反而愈來愈在乎是不是喜歡自己。有時候覺得,人到中年,若還過度在乎別人的看法,未免活得太可悲了吧!

一個人喜不喜歡自己是很重要的,中年以後,已經沒有不快樂的權利,如果不快樂,也要自己負責,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

整天掛在網上、頻頻看著手機有沒有傳來新訊息、時時刻刻與朋友維持著即時通,就真的能了解這個世界嗎?這是個話語往來頻繁、心靈卻長期隔絕的寂寞時代,而且世界資訊太多、變化太快,若我們不斷追趕瞬間成為垃圾的消息,反而會淹沒溺斃在訊息大海裡,尼采說過:「在大海裡渴死,是非常可怕的事。」這正是現代人焦慮與憂鬱的來源。

本文摘自時報文化最新出版《您撥的電話未開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