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實驗的菲利普.金巴多教授,出身紐約貧民猶太區,從小在街頭險中求生的經驗,讓他對情境、尤其是陌生情境的影響力,有天生的好奇;所以,他設計了一個很極端(甚至可以說是瘋狂)的監獄實驗,將參與的學生隨機分成獄卒及囚犯,扮演囚犯的將連續被囚禁兩個禮拜,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完美的人性實驗場,金巴多可以進行二十四小時的觀察。
雖然實驗規定不能對囚犯進行身體虐待,但還是立即淪為一場墮落儀式,原來反戰、愛好和平的學生,竟然在一天之內就成為樂於整人的虐待狂,而扮演囚犯角色的學生,則一個接一個的崩潰;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六天內性格大變,金巴多最後不得不提前結束這場實驗。充滿罪惡感的金巴多,在實驗三十年後,才寫下《路西法效應》這本書,完整的記載了整個實驗過程。
坦白說,就如金巴多自己坦承,這個實驗有重大的倫理問題,一九七○年代的學者權力,令人咋舌,如果是二十一世紀今天金巴多可能會被告上法庭;但是,這個實驗有其價值,它至少證明,善惡之間的界限其實相當脆弱;金巴多的重要命題,「當一個正常人處於邪惡的情境,你會變成什麼」,值得我們對自己一問再問,答案可能會讓人懍然一驚。
金巴多最後的結論是系統之惡,事實上,二○○三年震驚全球的阿布葛拉伊布監獄虐囚事件,一連串美軍凌虐俘虜的畫面,就是三十年前史丹福監獄的再現,當年是激進派運動人士的金巴多,甚至願為這些虐囚的美軍作證,就是因他堅信,制度之惡是可以讓好人變成邪惡的。
我無法如金巴多走那麼遠,系統不該那麼好用,可以如上帝般卸下我們心頭的重擔,但這確實是一個反思的起點;法務部日前執行槍決,一位死囚只是因為欠了卡債,潛入同事房中行竊,最後被發現時活活將同事打死;這個只為了面子而犯下的罪行,平常得令人恐懼,媒體拍到這個死囚臨刑前回頭一望的照片,似乎在說:我如何走到這個地步!「邪惡就像是誘惑你在日常生活軌道上來個小轉彎,最後卻帶人走向災難的下場。」
對於死刑的存廢,我算是未決定論者,但是,我尊敬廢死聯盟人士的努力,因為,他們願意直視、深入黑暗之心,這樣的謙虛,可能才是讓我們在極端處境、仍能維持人性的防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