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以與人己愈多──推薦《好人肯定有好報》 徐茂瑋
教學現場的品德教育常面臨不容易回答的質疑──為什麼要做好人?做好人有好報嗎?任何一位孩子都可舉例:我的XX一直都是好人,為什麼被車撞死?我的XX從來不欺騙人,為什麼一生積蓄被詐騙光?XX同學考試作弊不但名列前茅,還當選模範生!福德一致常常是芸芸眾生抉擇行善或不作惡時企求的前提,否則行善變得毫無意義,然而,似乎人生的現場卻不一定依此規則進行。於是乎「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或「抬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等補救辦法因應而生。宗教的因果報應、最後審判、閻王爺的算總帳,亦是勸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的依據。但是,對講求科學證據的青年學子來說,老生常談、宗教教義或無聊的道德哲學都不太具說服力,很多老師不免面臨此困境。
《好人肯定有好報》一書可貴者在於以科學實驗結果為輔證,有感人的真實故事交織其間,論述真愛與付出的好人會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印證老子說的「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老子 第81章),以及數千年來東西方大哲人及宗教的核心價值──好人終究會得到好報。更令人驚豔,因而值得推薦學生閱讀的是,書中有實踐道德的具體做法。作者主張十種付出的方法:讚頌、傳承、寬恕、勇氣、幽默、尊重、慈悲、忠誠、傾聽及創造。針對每一種付出方法,深入分析,引用實驗印證,設計練習方式,幫助讀者更懂得如何付出。有理論,有實踐的操作方法,不流於空泛。例如:〈第八章 尊重之道:看得更深,找到價值〉其中實踐的單元「關於尊重的五堂課」列舉五堂課為:第一課:寬容是讚頌差異;第二課:嘗試體貼他人;第三課:三種禮貌方式;第四課:放手釋懷,接納他人;第五課:崇敬生命。詳細敘說為什麼要這麼做,要如何做,讓讀者有實踐的依循,十種付出方法皆有操作的X堂課。
《好人肯定有好報》還有獨特的「愛與長壽量表」,讀者可以評量自己的付出能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付出方式。書中「量表可以為你做什麼?」一節敘述(第36頁):
「愛與長壽量表」經過邁阿密大學枓羅蓋柏斯(Coral Gables)分校三百三十九位大學生的測試。這個測試群體包含來自各種文化和種族,包括白種人、非裔、拉丁裔、亞裔美國人等的男性及女性,完整地代表了美國的人口組成。測驗的分數會顯示你與測試這項量表的樣本群體比起來,在每一種愛的方式上位於五等分群組的最上層、第二、第三、第四或第五層,進而有效地幫助你了解自己的長處。
在每一章最後,我們列出該量表中的二十個問題,測量你在該章所討論的付出方式上,分別在四個領域的得分。你可以回答這二十個問題、加總得分,然後檢視自己位於哪個群組。整個量表總結起來,理論上,你能得到的最高分是一千兩百分,但我至今還沒看過有人得到滿分(我也希望我不會看到!畢竟你我都是凡人)。
如果你的得分落在80%,表示你比八成以上的人更懂得付出,屬於高度付出者。如果得分在20%,表示你是低度付出者。但是你很快就會發現,這張量表能夠迅速反映出你在生活中的改變。如果你能先知道自己現在位於哪一個群組,三個月後再做量表時,可能就會很驚喜地發現自己有很大的進步。
品德教育容易流於空談、口號,《好人肯定有好報》的實踐之道與量表都提供讀者內化的可能,是品德教育的一流教材值得推廣。
錫口徐茂瑋書於人境軒
《好人肯定有好報》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6158
附書中二小節:
《好人肯定有好報》第四章幫助他人成長 p79
「美國校園健康協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在2005年調查了來自七十四所大學院校,總共超過四萬七千名的學生,發現45%的受訪者說自己有時候憂鬱到無法正常生活﹔有十分之—的學生說自己在過去一年中曾認真考慮自殺。這項結果令人震驚,但並非無法避免。
積極從事志願工作的青少年,在生活上表現較好﹕學校成續較高,較少吸毒或喝酒,青少年懷孕的比例較低,也比較可能終其一生都從事志願工作。根據美國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sity of America )教授尤尼斯(JamesYouniss)的研究,青少年如果是受到啟發而自願擔任志工,對其正面的影響最強﹔但即使是因為學校要求而擔任志工,正面的影響還是相當明顯。
在檢視無限大愛研究中心贊助的一些新近研究前,先來看看—些較早的研究。根據台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梅根(Zipora Magen)所做的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顯示,志願幫助他人的青少年,感到相當快樂的時間比較多,獲得極度欣喜經驗或事件的能力,幾乎是其他人的兩倍。梅根在結論中認為,自我實現與致力於增進他人福祉之間的關係,顯然密不可分。
《好人肯定有好報》第四章幫助他人成長p68
引用《老年時期的利他主義》研究利他行為獲得:
1.我們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2.可以藉由把注意力轉移到他人身上,減少自己的壓力。
5.我們會覺得融入社會且與他人有所連結。
4.我們會自覺較有能力且能發揮影響力。
5.照顧他人可能引發比較主動積極的生活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