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樂之捐 衷曉煒 聯合報2012.10.16
民代、名嘴袞袞諸公,矛頭怎麼都只對著別人……
全文網址: 不樂之捐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431896.shtml#ixzz29SfaggcO
Power By udn.com
內閣裡的一位女性政務官宣布將捐出年終獎金。突然之間,這竟也變成了一個是否能「苦民所苦」的政治正確議題。名嘴們紛紛義正辭嚴地表示:該捐,該快捐,該大捐特捐。還點出總統每個月帳戶裡竟能存下四十萬大洋,儼然這也是他無能苦民所苦,「天龍國」的另一例證。
或許這就是民主政治或眾愚政治的毛病吧──別人罵我跟著罵,別人唾我跟著吐,而不先檢證一下這個議題是否合理。世人所稱頌的古希臘民主政治,有一個「陶片流放」的制度,很能切合當下的情景。
所謂「陶片流放」,目的在於防止獨裁政治。雅典公民有權將希望流放的人名寫在陶片上,然後投票表決;只要每年的公民大會裡,有過半數的人投票贊成,認為某人的權威或是權力威脅到民主,這個人就要被流放到國外十年。
這個制度的問題在於:並不是每個公民都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在陶片流放制度創立不到二十年的時候,就出現了以下這個小插曲:
在每年固定舉行的陶片流放制度投票場,雅典政界名人亞里斯底德斯遇見一名男子向他求助:
「不好意思啊,我不識字,麻煩在上面幫我寫上亞里斯底德斯的名字好嗎?」亞里斯底德斯有些吃驚,便問他覺得這個要被流放的人有什麼不好。男子搖頭:「我連他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哩!只是有太多人稱讚他是個大人物,有正義感,我聽都聽煩了。」
亞里斯底德斯聽完了,什麼話也沒說,默默地在陶片上寫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年,他就被流放出國。但之後不到三年,他因為波斯入侵而被召回雅典,並帶領軍隊獲得波希戰爭的勝利。這是後話了。
這種制度當然很蠢。第一,它提供了一個絕佳整肅異己的工具,任何人只要策動群眾,就能把傑出的政敵暫時趕下舞台。第二,它是一種反向的淘汰機制,太優秀的人都會遭忌、遭殃。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白幹的活──除了古拉格之流的勞改營之外。為什麼我們竟然會認為:官員的薪水不該由自己全權支配?而他們除了整天被一群不專業、不敬業,而只要求別人兢兢業業的民代呼來喝去、斥罵由人之外,還應該鞠躬盡瘁、枵腹從公?一個部長月薪十五萬,只相當於一個經理級的待遇,我們卻要求他做多少事情,還要帶領台灣逆風高飛?
機器人還需要上油保養哩!如果我們的官員真有「雷鋒」「焦裕祿」之流專門捨己為人的典範,我還擔心他是不是居心叵測,別有所圖哩!
前幾年風行一時的《潛規則》,專門闡述幾千年來的中國官場哲學。裡頭有一篇〈當貪官的理由〉,描述了明朝末代皇帝的一段「勵精圖治」的故事。
當時是崇禎元年,十八歲的崇禎發出了「文官不愛錢」的號召。戶科給事中韓一良對此大大不以為然,便上疏皇帝,大意是:如今何處不是用錢之地?何官不是愛錢之人?有限的薪水,上司要打點、客人要招待,再加婚喪喜慶與一般用度,這錢不會天上掉下來。我這二個月,已經辭卻了別人送我的五百兩銀子──我的交遊有限尚且如此,別人所受的誘惑就可想而知。
這故事的結局是:韓得到獎勵升官,但條件是供出送錢的人。結果官官相護,不了了之。作者還進一步作了這樣的評論:這種政策(官員低薪),就好像牧人養狗,每天只給碩大的牧羊犬喝二碗稀粥,用這種不給吃飽飯的辦法養狗,早晚要把牧羊犬養成野狗,養成披著狗皮的狼。
況且,民代、名嘴袞袞諸公,矛頭怎麼都只對著別人──特別是立委諸公,要說我國的「豳風堂」(典出蔣夢麟《西潮》,意為「豬積如山」),裡頭毫無關節、一清如水,恐怕就像是明清之際,士大夫的「京師十可笑」:「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神樂觀祈禳,武庫司刀槍,營繕司作場,養濟院衣糧,教坊司婆娘,督察院憲網,國子監學堂,翰林院文章」──徒具外表,無人相信。
《說唐》這部小說裡有這麼一段故事。話說秦王李世民苦戰得勝,盪平劉黑闥之亂。唐高祖龍心大悅,傳旨敕建麒麟閣以表揚諸將功勛。建成之後,長安百姓紛紛扶老攜幼前來參觀。當下惱了王位競爭者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二人,便出私財,造起另一個升仙閣來,比麒麟閣更加齊整,百姓們便都去看新閣,這舊麒麟閣倒沒有人來觀看,就漸漸冷落了。
書裡的丑角程咬金好勝,心想輸人不輸陣,遂買了幾百擔乾麵,教人做起肉包子,若百姓來看麒麟閣,每人賞他包子兩個。消息傳出,到了次日,眾人都來看麒麟閣,領賞包子,去而復來,往復不絕。程咬金得意洋洋,好不快活,那升仙閣就沒人去看了。另一邊知道消息,便加碼賞四個包子;這一邊馬上改賞八個。如此周而復始,財力雄厚的太子黨改發現金紅包,程大頭便崩潰了:「我因一時賭氣,把家中銀子都用盡了,哪裡及得這兩個狗頭富?」
這恐怕是眾多公僕的心聲:樂捐這玩意,就像馬拉松、鐵人三項、泳渡日月潭、五十歲的性生活,或是70年代後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口號,偶一為之即可,有錢的大佬儘可自樂自為;至於用它來要求一般官吏,我們應該聽聽歐陽修先生的警語:「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於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全文網址: 不樂之捐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431896.shtml#ixzz29SfaggcO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