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泡湯,其實拋出了一個重要的科學問題。靈長類是在熱帶森林裡演化出來的。日本獼猴是世上唯一生活在降雪地區的靈長類,牠們與台灣獼猴關係密切,祖先來自南方。因此牠們泡湯不可能出自天性。而且其他的哺乳類,除了人以外,沒聽說過會泡湯的。獼猴怎麼懂得泡湯?
這個問題的答案,已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現在科學家能告訴我們的是:獼猴泡湯的「傳統」是由媽媽維繫的。小猴子從小黏著母親,在母親的鼓勵、照料下泡湯,長大後再將這一享受傳授給自己的孩子。
表面看來,這個說法無異常識,其中卻藏著學問,以及長期的觀察紀錄。有學問才能對動物的行為不疑處有疑,並形成解惑的觀點。有了觀點,才能做系統的觀察。日本人就這樣創立了靈長類學。
話說一九四八年底,昆蟲學出身的京都大學教師今西錦司(一九○二—一九九二)帶著兩名學生,到九州東南宮崎縣的太平洋岸附近調查野馬。因為今西在日本侵華期間到內蒙古調查過遊牧民族與野馬。一天黃昏,他們無意中注意到附近一個小島上的日本獼猴。那個島是幸島,環島四公里,距海岸只有幾百米。結果幸島成了日本靈長類行為學的發源地:從此島上每一隻猴子的生活史與生命史都成了科學資料。
一九五三年九月,今西團隊收到幸島助理的報告:有一隻年輕雌猴發明了一種吃地瓜的新方法。她會先把沾了泥的地瓜拿到小溪裡清洗,然後再吃。這個行為在幸島猴群中的傳播與演進,至今六十年,日本學者有詳盡的全紀錄。這筆紀錄也是理解獼猴泡湯傳統的依據。
今西團隊的研究觀點,獨到之處在於今西對「文化」的定義:文化是一切以社會方法傳遞的習慣與資訊。今西相信,社群成員提供的技巧與資訊,攸關全體的福祉、甚至存亡。他不像西方學者,從不懷疑動物可能也有文化。
因此,一九五○年代末,西方學界開始摸索野生靈長類研究的時候,今西的團隊領先了十年以上,也開始到非洲、印度等地進行田野調查。一九五八年,今西創立了世上第一份靈長類學學報Primate。一九六七年,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成立,目前它仍是世上唯一的綜合性靈長類研究機構。非洲現在有五個長期的黑猩猩研究站,其中兩個是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建立的。上個月,他們的團隊才發表了黑猩猩大腦發育模式的研究報告。
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已是世界級的研究重鎮,研究人員願意與民眾(納稅人)分享研究成果,更值得注意。他們的日文著作,質與量都比英文論文豐富。
當年今西錦司呼籲政府設立綜合性的靈長類研究機構,指出「日本有條件在這一領域超越歐美、領先世界。因為日本國內就有猴子,而且日本民間文化蓄積了不少關於猴子的素樸知識。」我們也有同樣的資源,且不說「兩岸猿聲啼不住」已流傳一千兩百五十年,我們的靈長類學在哪裡呢?也許,學界對社會分享知識的意願,才是促使學術開花結果的動力。
全文網址: 王道還:說「文化」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673705.shtml#ixzz2JtD5eDa0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