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待用的愛心,正在市井小店萌發 聯合報╱社論2013.04.23

台南一家自助餐店在朋友支持下,每天提供十個「待用便當」;澎湖一家超商店長將午夜到期的食物提前兩小時留作「愛心餐盒」,供有需要的人取用;台北一家素食餐廳則提供了待用咖啡和待用三明治。

你走進咖啡店,付五杯咖啡的錢,帶走三杯;剩下的兩杯,留給其他付不起錢的人享用。這是源自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待用咖啡」(suspended coffees)傳統,人們在生活中用最簡單的方式散發溫暖。這個故事在臉書上傳播不到一個月,全台已有多家小吃店靠著不知名人士的支持,創造出各色「台灣版的待用愛心」。

最先響應的,是板橋的一個麵攤。先是老闆娘母子起心動念,三周內收到民眾預購的兩百多碗什錦麵,也陸續為附近貧弱人家送出數十碗。小小麵攤在傳統市場中經營了卅年,最清楚鄰里間的底蘊,因此,單親兒、拾荒婦、獨居老人都透過麵攤收到了陌生人留給他們的愛心。此外,台南一家自助餐店在朋友支持下,每天提供十個「待用便當」;澎湖一家超商店長將午夜到期的食物提前兩小時留作「愛心餐盒」,供有需要的人取用;台北一家素食餐廳則提供了待用咖啡和待用三明治。

雖然近來炸彈攻擊、謀財害命等新聞接二連三,但這些民間勃發的「微公益」善行,卻讓人看到社會積極思考與正向行動的力量。「待用咖啡」最重要的概念,其實不在鼓吹「助人」,而在提醒人們「保持善意」,可以用隨手善意溫暖另一個人的心,自己也因此感到充實。值得玩味的是,目前台灣採取響應行動的都不是什麼知名企業,而是市井陋巷中的無名小店,他們因地制宜將「待用咖啡」的概念改良成自己可以運用的模式,「待用麵」和「待用便當」的變形創意,在在讓人驚喜。

和新北市今年初推動的「幸福保衛站」計畫相比,「待用愛心」的發展其實有異曲同工之處。相同的是,兩者都採取開放的模式,把資源向不特定對象開放,讓有需要的人能更有尊嚴地享用援助。不同的是,幸福保衛站是由新北市府編列預算推動,由指定超商配合執行,依固定的程序辦理;而「待用愛心」運動則完全是由民眾自創自發,在草根隨處都可以找到入口,形式更自由,對象更廣泛,社會滲透力也更強,能碰觸到公部門到達不了的死角。

檢視新北市推動「幸福保衛站」三個月的結果,有五千多人前往取餐,其中半數學童以上經家庭訪視證實確有實際需求,先前外界擔心愛心可能遭到濫用的情形並未發生。同時,社工並藉此找回二、三十名中輟生及逃家少年。一季僅花費四十三萬元經費,達到這樣的成果,可謂惠而不費。

而觀察民間「待用愛心」運動的發展,其感染力之強,讓人驚嘆。板橋小攤推動「待用麵」後,有人專程從南部前來,預購了一百碗麵;不僅如此,其左近的蔬果攤、早餐店和牛排館聞知有這樣的點子,都前來探詢,計畫跟進。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大陸最早發動「待用」行動的,是西安一家快餐店,老闆竟是來自台灣的高文麒,他提供的是三菜一湯、價值人民幣十六元的「台式滷肉飯快餐」。以什錦麵、便當、三明治和快餐取代待用咖啡,說明台灣人的務實智慧與有實踐力的愛心。

推動「待用」愛心,可能面臨兩種障礙:一是店家擔心衣衫襤褸的客人進來享用待用食物,引起其他消費者不悅的感覺;二是預購的待用食物會不會遭到店家濫用或侵吞,而平白流失。這兩種障礙都是心理層次的問題,就像當初「幸福保衛站」推出,也曾引發類似疑問。其實,真正的關鍵就建立在人們對於店家的信賴感,那些形象平易、素有口碑的店主,就更容易得到「待用愛心」的信託,不論是以黑板上或公告欄記載,都要透明有信。

義大利的待用咖啡,在台灣變成待用麵飯,在西安變成待用快餐;形式不同,但愛心如一。更重要的是,若到了最後,一般消費者能和取用「待用食物」的人並肩而坐且習以為常,那才是這個運動的最高成就。人們付出善意,也同時對承受者保持平等尊重,那麼,我們就知道禮運大同篇不只是天邊彩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