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沒有天生廢人 是制度使人廢 聯合報╱孫嘉梁、劉哲彰/「廢人行動」發起人(台北市)2013.04.25

今年二月,監委黃煌雄公布陳前總統醫療狀況調查報告。在記者會現場,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我明白講他(陳水扁)已經是廢人了,他連講話都講不清楚,連走都沒辦法走了,他連眼睛鼻子都講不出來,你知不知道,他已經是廢人了。」隨後,台北榮總院長林芳郁也說:「我相信(陳水扁)治療後症狀會改善,不會變成廢人。」我們在意,這兩位醫師依據哪些標準判定一個人是否為「廢」?

事後柯先生透過媒體回應:他的意思是說陳水扁已是政治廢人,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不會再出來作亂。柯先生並沒有瞭解問題的重點。隱含「無價值」與「無影響力」的「廢人」一詞,強烈對比於陳前總統原有的身分與地位,是「廢人說」引發社會關注的原因。但這些關注背後隱藏著一個邏輯,那就是將一個人身心功能的損傷,連結到其「價值」與「影響力」的損傷,進而冠以「廢人」之稱。我們驚訝,兩位醫師的發言,是否暴露出醫界看待身心功能損傷者的態度?

劉姓筆者有次在醫院昏迷,醒來時聽到醫生對看護說,「差點聯絡不到家屬,沒有家屬的確認,把這樣的人(重度殘障者)救活,反而會被家屬責怪吧?」這讓我們驚訝不已,醫生是怎麼看待障礙者?孫姓筆者也想到,祖母常說:「阿嬤不會走路了,沒用了。」可見以身心功能損傷來自我認定或認定別人為「廢人」,對任何人都可能造成危害。

居住在新莊卻在台北東區工作的人,不必半夜出門就能準時上班,這不是因為他身體功能健常,而是因為有便捷的公共運輪交通系統。建構各種無障礙環境,以及提供充足的個別化人力支持(例如居家服務與職場協助),也是實現社會正義所需符合的最低標準!唯有制度上充分支持,才能確保任何人都不會被迫成為所謂的「廢人」。可惜政府對這些支持「不廢」的公共資源投入甚少,且存在嚴重城鄉差距。

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已幾乎全身癱瘓,但仍然能夠持續地貢獻過人的才智。對照日前聯合報的一則新聞,何其諷刺!為了讓腦麻肢障的五歲愛兒接受教育,屏東縣王姓單親媽媽跑遍鄰近四鄉十多間托兒所,處處被拒,她泣訴「腦麻孩子上學路為何遙不可及!」可見,是支持措施令人「不廢」,而沒有天生廢人。

政府和社會潛在以身心功能論斷人的價值,不願投入資源和人力,改造公共空間和建構支持制度,障礙者的社會生活多是辛苦或只能在家或機構度過一生,難以發展其潛能,甚至落到被以「廢人」論的境地。這種「廢人說」,讓我們看到台灣社會習而不察「人權不平等」的源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