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教育邊緣的偏鄉、弱勢生,缺乏教育資源、穩定的師資來源、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到了國高中都寫不全英文字母,更不知自己未來何在。
一九九○年來,台灣連串教育改革,法令規章、師資培育、課程結構、教學方法、教科書編製、入學方式,均有重大變革,堪稱台灣教育史上變化最劇烈的時代。
但據調查,民眾對政府在教育改革表現,不滿意度高達七十四%,成為馬總統施政的三大民怨之一。有些問題根源,可作為反思參考。
其一,政治凌駕專業,教育學者噤聲。在威權體制的社會,教育是國家意識形態的機器;在政治混雜的年代,教育成為政黨鬥爭的場域。台灣教育缺乏深層的哲學思考,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方向,卻由於政治立場和利益衝突,造成改革紛擾不休。
教育學者變成失聲的一群。自從師範教育的高牆被推倒之後,一些教育學者似乎成為驚弓之鳥,在屢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幾乎聽不到他們倡議的聲音,最多只能成為政策的執行者。
其二,階級利益優先,弱勢犧牲。在歷次教改聲浪中,聽到的多是優勢者的語言,優勢者不但享教育資源,又能為階級利益發聲;弱勢者很少有發聲機會,只能成為教育施捨的對象。
台灣學生形成兩極化發展,優勢階級子弟,小學就能閱讀英文版哈利波特,他們往往也是科展、藝展、數理競賽的常勝軍;一些處於教育邊緣的偏鄉、弱勢生,缺乏教育資源、穩定的師資來源、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到了國高中都寫不全英文字母,更不知自己未來何在。
其三,教師缺乏熱情,變成撞鐘和尚。教改成功的關鍵在於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態度,以小學而言,六○年代的老師,一人包辦學生四、五十人,除了要全科教學、當交通導護,還要照顧學生的營養午餐、進行家庭訪問、課後輔導,雖然低薪、忙碌,卻受人敬重。
現在的老師,雖然工作負荷減少,卻處於貶抑、敵視的社會和政治環境,要面對指責,有時還要進出法院。有老師仍勤奮教學,但是也有老師在少做少錯的心態下,很少會去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或創意教學;對於一變再變的教育改革,更是無所適從,只嘆不如歸去。
其四,學生缺乏學習動力,虛耗青春。在大學校園裡,尤其後段班的學校,至少有三分之一學生放棄學習,甚至高中職也有這種跡象,因為他們來到不想來、不需來的地方。以前,一位髮型設計師,國高中畢業,跟著師傅習藝兩三年就可以就業賺錢;在大學氾濫與高等教育迷思下,現在可能繼續上科大,四年畢業不但沒有增加多少競爭力,還背負幾十萬的學貸。
台灣教育一直缺乏適性發展的機會,學生無法廣泛充分探索、展現自己,縱使三年後要推出高中「一生一課表」的教育政策,在學生不知自己的興趣也缺乏自我規畫的能力下,教育政策不但會流於形式,也可能造成一場災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