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故事與新聞/沒有人能代表「人民」 聯合報╱楊照2013.06.27

對於所有宣稱自己代表人民的人,我們都要抱持一貫的懷疑與否定態度……

雖然經過了兩百多年,巴黎街上仍然充滿了大革命的記憶。絕大多數革命時期的名人都有紀念館或公共陵寢,要不然至少會有一條街道,寬一點窄一點、長一點短一點,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顯著的例外,是羅伯士比(Maximilien Robespierre)。1793年到94年,他主持「公共安全委員會」,是當時法國實質的統治者。然而,同屬「公共安全委員會」成員,名氣和權力都遠不如羅伯士比的Saint-JustRobert-Lindet等人,都可以找到同名的巴黎街道,唯獨沒有「羅伯士比街」或「羅伯士比廣場」,只能勉強在巴黎近郊工廠區找到一個叫作「羅伯士比」的地鐵站。
從歷史角度看,羅伯士比極其重要。革命中最戲劇性的場景──將法王路易十六送上斷頭台,幾乎是他一手導演的。他的關鍵演說,演說中的關鍵名句:「國王必須死,革命才能存活!」有效煽動了群眾做出關鍵決定。
從革命角度看,羅伯士比極其重要。在他實質統治法國的那段時間中,法國內有保王復辟派蠢蠢欲動,外有歐洲王室聯軍不斷進逼邊界,羅伯士比動用了殘酷的暴力手段,無情對付保王派,又動用了激烈激動的言詞,挑起了法國革命軍隊的戰鬥意志,才得以暫時保住革命的成果。
從權力的角度看,羅伯士比極其重要。是在他手中,斷頭台行刑變成了巴黎人生活中固定的景觀,也是在他手中,大量集體行刑製造出的恐怖,成了政治統治的手段。那兩年間,光是被「革命法庭」宣判處死的,就有高達兩千六百人,而真正被送上斷頭台的人,還遠超過這個數字。
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為什麼反而無法在巴黎找到他的街道、他的紀念館,甚至在他的家鄉Arras都沒有人願意提他、願意記得他?其中一個理由,是:除了「國王必須死,革命才能存活」之外,羅伯士比還在演說中留下了另一句名言:「我自己就是人民!」他不是以自己的身分,甚至不是以「公共安全委員會」的名義,剝奪了那麼多人的生命,而是以「人民」的名義。他代表人民,他就是人民。
法國人不願意想起的,就是這段人民將自己交給羅伯士比,讓自己成為羅伯士比的藉口的歷史。以「人民」之名,羅伯士比掌握了巨大權力,創造了空前的恐怖,把「人民」變成是所有人真實生活中最怕聽到的兩個字。
「人民」成了真實人民的噩夢,想起羅伯士比,就不能不想起這段荒唐的往事,就不能不面對人民曾經如此愚蠢地犯過的錯誤。
還好,不管法國人、巴黎人願不願意想起,我們不會忽視這項錯誤的荒唐、可怕之處。不讓這樣的事情重演,唯一的方法,就是對於所有宣稱自己代表人民的人,不管從行政立場、立法立場、社運立場或意識形態立場出發的,我們都要抱持一貫的懷疑與否定態度。人民真正最大的價值與保障,就在於其多元自主性,就在於不可能被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團體壟斷、代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