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楊渡專欄-〈蕃丞相〉石刻,多美好的大氣度! 中國時報 2013-06-26

這〈蕃丞相〉石刻有一個伊斯蘭教的尖拱形外圍,中間的天使像呈坐姿,頭上有一個明顯的十字架,他頭戴中國道教的烏紗帽,帽子上方有一圈飛天與彩帶,明顯是佛教的符號;然此君隆鼻長臉,面容圓融飽滿,怎麼看都不像漢族人......




 元朝的〈蕃丞相基督教尖拱形四翼天使石刻〉(作者提供)
多次談了閩南文化中有一種海洋的包容、開放和自由,都是舉歷史故事,最近去泉州參觀海上交通博物館,看見的一尊元朝的〈蕃丞相基督教尖拱形四翼天使石刻〉,就分明呈現這個有趣的特質。
這〈蕃丞相〉石刻有一個伊斯蘭教的尖拱形外圍,中間的天使像呈坐姿,頭上有一個明顯的十字架,他頭戴中國道教的烏紗帽,帽子上方有一圈飛天與彩帶,明顯是佛教的符號;然此君隆鼻長臉,面容圓融飽滿,怎麼看都不像漢族人,比較像當時稱為「蕃」的色目人(不過當時的「蕃」字可是一種通稱,毫無不敬之意);他盤腿的坐姿,以及腳下的蓮花座,看起來是佛教的;不過,他的手中還捧了一個蓮花底座的十字架;有趣的是,這個基督教天使背上長出了四翼。本來歐洲的天使也有翅膀,天使只有雙翼,線條比較抽象而上升。而這天使有四翼,四隻翅膀線條有力,造形特別,與開元寺的二十四個承拱上有飛天造型的天使一樣,分明是印度教的風格。
當時風行於泉州的五種宗教,各有符號並存於一尊石刻裡,這實在太美妙了!
這一件元代石刻是一九二九年,在西班牙神父任道遠的指引下,於泉州一間名為奏魁宮的道教小廟的牆壁上發現。此像原本應屬景教,也就是基督教聶脫里教派。此教派不信天主為聖母所生,也不用聖像,唯保留十字架。景教在唐朝從敘利亞傳入中國,有不少諸侯貴族信徒,為了在中國生存,景教的許多名稱與頭銜都盡量中國化。例如「四福音書」的作者都改叫法王,分別為:「明泰法王、盧加法王、摩距辭法王、瑜翰法王」,教堂稱為寺,大主教名為「大法王」。而上帝耶和華則依敘利亞文Alaha之音,名為「皇父阿羅訶」。基督教名稱草根化,落地生根,與各宗教平等共生,倒是非常好的多元文化保存典範。
這〈蕃丞相〉雖然原屬景教,但能讓諸神共生共存於一方五十二公分高的石刻裡,美妙的融合在一起,產生和諧的美感,實在太神奇了。這不禁讓人想像元朝的傳教士(或者道士、和尚),面對一個多種族共存,商業貿易頻繁的社會,要讓自己的神為各方接受,就得包容彼此的相異,融入對方的文化。這是何等豐富多彩、平等共生的社會。
十字架與基督教的天使,頭上戴著烏紗帽,插著印度教的翅膀,坐在佛教的蓮座雲朵上,放在伊斯蘭教的景框中,有何不可?
再想想方今之世,這些宗教竟可以殺得你死我活,死傷無數,不禁浩然長嘆:這人類的文明,當真有在進步嗎?
這令人不禁想起台灣的許多寺廟,那包容也真是讓人讚嘆。例如萬華的龍山寺,它屬於道教,但所拜主神是觀世音菩薩,一起受供奉的神明包括: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九陽夫子、華陀、三界公、註生娘娘等一切天上諸神。佛道二教結合,香火鼎盛。在台灣的常民生活中,彷彿諸神祇都可以互相接納,一起供奉,受到同等對待。
而省視這些泉州石刻神像,就可以證明,這種傳統實始於一千多年前,當蒙古人統治泉州時,這已經是閩南文化的傳統了。當年的泉州接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種族: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敘利亞人等,最後融合為一種互相尊重而包容的文化。
在宗教戰爭與文明衝突日益升高的此刻,看見這一方五族共生、五教並存的石刻,看見那些被遺忘的互相包容的文明,心中有一種難言的不忍。想當年,蒙古人曾橫跨亞洲、歐洲,征服世界,我們都以為是因為蒙古有草原民族的強悍武力與征服的速度。但在泉州,我才真正見識到元代蒙古人的胸襟。它征服、容納並組織起世界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習俗的人,讓貿易活躍,讓文明活潑開展。那是何等的胸襟。
能走向世界,靠的是胸襟,是氣度,不是武力啊!(作者為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