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聯合筆記/柯市長已經成年了 蔡惠萍 聯合報 2015-03-14

「柯文哲講話媒體問柯爸柯媽意見再問柯文哲」,似乎已成類似事件的標準作業流程。看在事事強調SOP的柯文哲眼中,不知作何感想。

婦女節前夕,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席「進口外籍新娘」說,引發軒然大波。隔天,媒體照例訪問柯父柯承發及柯母何瑞英的看法,柯父認為不妥「應該道歉一下」。
記者再去追問柯文哲要不要跟新住民道歉,柯只強調「自己沒有惡意」,直到媒體轉述其父母說法,認為他「應該道歉」,柯文哲才改口說「好啊,就道歉」。
選前,柯文哲說「漂亮女生適合坐櫃檯」,同樣也招致歧視女性的批評,媒體追問柯母,何瑞英也為兒子喊冤說「坐櫃檯要聰明、能幹,大家都誤解了。」
柯當選後,自稱是酷吏,媒體又再去問柯父母,柯母以「刀子口豆腐心」形容兒子,柯父則說兒子「嚴格卻心地善良」。
過去這大半年來,只要柯文哲出現爭議言行,媒體的反射動作,就是詢問柯氏父母的意見或反應。「柯文哲講話媒體問柯爸柯媽意見再問柯文哲」,似乎已成類似事件的標準作業流程。看在事事強調SOP的柯文哲眼中,不知作何感想。
柯文哲在選戰中以八十五萬票高票當選,挾著超高人氣的他,一舉成為最耀眼的政治明星。民眾因為愛屋及烏或基於好奇,把關注焦點投射到其家人身上,柯的妻子與父母也同步從素人成了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
這種情景,過去在陳水扁、馬英九身上都上演過,從扁嫂、扁媽到「酷酷嫂」周美青,連扁馬家裡養的寵物「勇哥」、「馬小九」都成了半公眾「人」物,「阿扁與阿珍」故事,甚至還被拍成電視劇,轟動一時。
但如果兒子當了市長,常常說了話大家還要去問爸媽看法,到底好不好?
或許有人認為,父母出面為子女緩頰,甚或指正錯誤天經地義;幫兒子扭轉失言風波,也是人之常情。
但柯P畢竟已成年,更年過半百、還是超高人氣的首都市長,任何施政與公眾言行,都應由他與所屬的執政團隊承擔負責。柯爸柯媽充其量只是「公民」之二,媒體不需常常追著他們評論柯P言行,甚至藉父母之言要求柯P改口。
是因為柯氏父母講話不得體嗎?其實恰恰相反,柯爸柯媽在媒體上的發言多半四平八穩,應對非常得體,確實常常能幫柯P解圍。但若父母長期在媒體上評論或詮釋兒子的言行,套用柯P傳頌一時的句型,「雖然合乎法理情,但社會觀感不佳」,因為容易讓外界對柯P留下「媽寶市長」印象。
柯爸柯媽對兒子關心溢於言表,但有些建議大可私下告知,不需透過媒體;媒體也該戒斷對得來速新聞的癮頭,讓柯爸柯媽回歸單純公民角色。
除非大家認為,口無遮攔、天不怕地不怕的柯P,只有爸媽才管得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