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如何個好死法? 聯合報╱陳克華2013.09.05

《水滸傳》裡魯智深的死法,倒開了眼界,一方面既不失他生平爽快俐落的英雄本色,一方面卻又暗合禪門深意,教人對這樣的死法擊節讚嘆,心生嚮往。
雖說根據許多宗教的說法,一個人的死期並非定數,但歷史上記載許多生死自在的「大師」們卻可以「預知死期」,甚至自由來去,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而在西方最著名的例子非「靈界大師」艾曼紐史維登堡莫屬,他死於1977329日,為了證明他有這個預知能力,他在死前數個月寫下自己的死期,寄給當時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請對方在他死後再拆信公證。
而在東方,這類故事發生在諸高僧大德身上的,應該更多,這裡無法一一詳述,倒是近日讀到《水滸傳》裡魯智深的死法,倒開了眼界,一方面既不失他生平爽快俐落的英雄本色,一方面卻又暗合禪門深意,教人對這樣的死法擊節讚嘆,心生嚮往。故事記載於《水滸傳》第119回:
且說魯智深自與武松在寺中一處歇馬聽候,看見城外江山秀麗,景物非常,心中歡喜。是夜月白風清,水天共碧……睡至半夜,忽聽得江上潮聲雷響。魯智深是關西漢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戰鼓響,賊人生發,跳將起來,摸了禪杖,大喝著便搶出來。……眾僧都笑將起來道︰「師父錯聽了!不是戰鼓響,乃是錢塘江潮信響。」魯智深見說,吃了一驚……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師父智真長老,曾囑付與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萬松林裡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今日正應了『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圓寂。眾和尚,俺家問你,如何喚做圓寂?」寺內眾僧答道︰「你是出家人,還不省得佛門中圓寂便是死?」
魯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洒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湯來,洒家沐浴。」
之後魯智深洗浴更衣,又問寺內眾僧討紙筆寫了一篇頌子,法堂上捉把禪椅,焚一爐好香,自疊起兩隻腳走了,宋江還不及見他最後一面,已經「天性騰空」。
蒙作者厚愛,魯直無文的酒肉和尚竟然也在死前一反常態,文謅謅地寫下這首耐人尋味的頌子︰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而前來火化遺體的徑山大惠禪師,卻指著魯智深又道了幾句意味深長,頗為相稱的法語︰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只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這段描述和佛經裡釋迦牟尼教化殺人魔王盎掘魔羅的故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盎掘魔羅當下便開悟了,成為一名阿羅漢,而魯智深卻在死前迴光返照,明心見性,頓悟「今日方知我是我」。
固然對於凡夫俗子如我,猶自參不破生死,更不解其中深意,但看魯智深這般死得俐落,仍不禁要吆喝一聲:死得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