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台灣聽障之光 陳康只想回饋 陳康口述/黃奕瀠整理 中國時報 2013-09-29 02:10

身為聾人的我曾受過台北聽奧的洗禮,同時自己也生長於聾人家庭,一定要以自己的成就而回饋於聾人族群。--陳康
茂瑋案:陳康的祖母與先父是小學同學,陳康的祖父曾是福建籃球代表隊,陳康父親來台北念書時曾住我家,與我及舍弟擠一張床。陳康的成就與有榮焉!
     我是第一個當上國際聽障運動總會(ICSD)首席副主席的亞洲人陳康。我的父母都是聽障者,他們一直期盼第一胎是聽得到的孩子,我出生後能夠啼哭,讓他們很高興。當時鄰居特別到廟裡求平安符,希望神明保佑我能繼續聽得到,不料,喝了符水後我高燒不退,聽力因此壞掉了。
     學習讀唇 適應環境
     因為父母也是聾人,能夠彼此理解和溝通,也算幸運。可是,接受教育過程就比較多波折。父親是香港人,因爺爺聽說台灣的聽障教育比香港好,就想辦法讓父親來台唸書;母親則在台北市立啟聰學校接受教育。他們擔憂我的未來,正巧中正國小啟聰班老師得知附近有聽障孩子,向我爸媽詢問意願,決定送我進中正國小就讀。
     我的同學是聽人,或聽障同學的父母是聽人,只有我從小在手語環境長大,當時啟聰班老師不准我們使用手語,必須學會發音和讀唇,如此才能適應都是聽人的環境。
     赴美求學 獲益良多
     我的興趣是畫畫,為了讀高中,我嘗試聽障特考,當時士林高商等幾所學校能招收少數幾位聽障生,我順利考上,父母都很高興。但考上不表示能畢業,因學校對聽障不會特別照顧,如果成績不好,照樣被留級退學,所以很認真讀書,因為想上大學。
     可惜大學落榜了,本想自修1年再考,但舅舅鼓勵我到美國讀書,外公慷慨支付第一年留學經費。美國環境提供聽障朋友很多幫助,對聾文化非常尊重,7年留學生涯讓我學會很多,不論設計還是手語翻譯,我把美國的優點放心裡,一直想著把這些優點帶回台灣
     聽奧一戰 拓展人生
     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籌備處招募人力,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祕書長趙玉平問我要不要去那裡工作。我當時有份網頁設計的正職,收入穩定,聽奧則是短期活動,活動辦完怎麼辦?我很猶豫。父母卻認為這場盛會是聾人的光榮,機會難得,加入工作團隊是替歷史做見證。
     我到聽奧團隊後,和聽障與聽人朋友們一起工作,也接下不少任務,如貴賓接待、閉幕式主持人等,每次完成都有莫名的成就感,「聽障朋友能做到就是可以做得到。」後來公視「聽聽看」節目製作人找上我,詢問主持的意願,我猶豫很久決定接下,也拓展自己的視野與跨領域經驗,因此1年後與公視、王曉書等主持人一起榮獲「第47屆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
     無聲力量 持續發酵
     近年我在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工作,今年在協會祕書長等人促成下,參加國際聽障運動總會首席副主席的選舉,原本很惶恐,但大家都認為我可以,一直鼓勵我。我的競選宣言很簡單:「身為聾人的我曾受過台北聽奧的洗禮,同時自己也生長於聾人家庭,一定要以自己的成就而回饋於聾人族群。」於是,我成為唯二的亞洲人執行委員,但是第一個當上副主席的亞洲人。
     這些年,台灣變得對聽障友善些。以前念書時,只有4所大學收聽障生,現在有100多所大學收,且不侷限於美術和體育系;此外也越來越多人能夠做手語翻譯,這對我和許多聽障朋友都是很大的改變。
     我對如此無聲的變化點滴在心,因此希望自己,倘若有一點點成績,能夠無聲勝有聲地做出回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