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有一個道理是所有的父母及大學生都應該知道的,就是價格與品質成正比,偶爾看到的價廉物美情形(例如有些餐廳的菜色會讓您覺得物超所值),可能是廠商為了競爭所採取的降價促銷手段,或者是因為經營效率的提升,廠商能夠做到產品價格低於消費者的預期。但是促銷不會持久,而且消費者的預期會隨廠商的效率調整,最後回歸市場常態,顧客支付較高的價格,才能得到更好的餐點,否則較貴的餐廳不可能會存在,如果我們只願意支付較低的代價,得到的就一定是較差的東西。
教育也是一樣的!我們過去一廂情願的以為教育可以物美價廉,事實已經證明,台灣的大學畢業生的價值每況愈下,實質工資已經多年沒有隨經濟成長而上升。我們總是以為,高等教育攸關國家競爭力,政府應該大量投資,而且因為是必需品,價格應該要低廉,讓每個人都能享用。但是實際的情形卻是,我們不但不願意為高等教育多付稅,反而希望別人負擔我們的教育成本;民眾繳了稅之後不僅要享受到政府的好處,也希望把別人的稅負轉移成為自己的福利。因此想要別人支付自己的教育成本是不切實際的,政府對教育的投資永遠不足,在各種福利支出的競爭下,教育預算不可能符合需求。
就像到餐廳吃飯一樣,想要高品質,就必須願意支付高價格,問題是如果政府對餐飲設定價格上限,就算想享受美食也做不到,因為沒有餐廳會願意以低價格提供美食,即使政府迫使餐廳改進,品質也不可能提高,反而高品質的餐廳會選擇退出市場,或者轉到管制少的地方去經營。
台灣的大學學費受到政府嚴格管制,就像餐廳一樣,會讓品質無法提升,而且正在陷入惡性循環中,大學生的能力與世界的需求愈來愈遠,儘管學校每年都爭取調整學費,但父母及學生多不樂見學費上漲。我的學生也多表示學費應當等到教育品質提高後再調升,可是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直覺性反應,無助於改變現狀。當學校無法預見學費可以調整時,就不會有誘因提高教育品質,造成品質低落常態化的問題。
當學費無法調整時,不僅那些願意多付代價獲得較好教育的人無法如願,寧可少付學費,願意接受較低教育品質的學生也會受害。教育畢竟不是餐飲,食物不好吃對人的影響有限,但是教育影響一生,好的教育能奠定學生畢業後的發展基礎,充分發揮天賦才能。為了節省教育費用而讓自己的發展受限,是件多麼划不來的事情!
其實只要讓學校自由競爭,就會有學校努力改善教育品質,除了教學效果會增加,學生的就學選擇也會非常多元化,百家爭鳴就像餐廳一樣,有各式各樣的價位、口味與服務水準,符合就業需要。而且政府仍然可以管制公立大學的學費,只是私立大學的學費真的不要再管制了,台灣才會像美國一樣,有全球最棒的私立大學。政府應當做的事情不是管制學費,而是提供低利貸款給弱勢學生上大學。為了自己的未來,台灣的大學生應該提倡學費自由化,而非維持現況!
(作者為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全文網址: 周行一/等待提倡學費彈性化的大學生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880009.shtml#ixzz2Sc2gRsT9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