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願意拿個攝影機,拍下幾分鐘的教學片段,然後上載到YouTube,免費供人學習?同樣地,為什麼有人願意花下時間,不收取分文稿費,在維基百科編輯和撰寫眾多知識條目?除了商業和政治動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們「利他主義」的精神,驅使自願者義務在網路上提供「公共財」,讓無數網友免費使用。
但一般而言,沒有明確產權的公共財,很少人會加以珍惜,更遑論自願提供。科學家哈定著名的「公有地的悲劇」說明在缺乏私有產權保護下,公共財的價值最終會因濫用而煙消雲散。維基和YouTube所提供的共享資訊,完全來自於網友的熱忱貢獻,向所有人免費開放。這種私人提供公共財的行為,是受到什麼因素驅使呢?
研究發現,網路世界裡的自願貢獻,與實體世界的集體行動邏輯大相逕庭。實體世界裡團體愈大,搭便車的想法就愈強,公共財的自願提供也就愈少。但網路世界裡,網友在乎其貢獻的受益人數,因此愈大的團體反而愈能刺激強烈的共享意願。
正是這種「社群認可」效應,成為網友自願貢獻重要因素。有些網站因此設計互動回饋機制,讓參與分享、互動,並且獲得好評的網友得到正式認可,使虛擬身分產生價值(如點數的累積、等級的晉升等),讓網友更樂於分享提供資訊。
科普作家薛基(Clay Shirky)把所有人投入網路的自由時間加總,稱之為「認知盈餘」(cognitive
surplus)。當人們埋首於維基百科條目的編寫、在大笑貓(LOLcats)或目擊者(Ushahidi)上發文發圖,甚至參與預測市場的交易平台,就是在建立一個更好、更合作的世界。
大笑貓網站的誕生,使人們不再需要為「到哪裡找到可愛的貓咪照片」而煩惱,從而創造了網友參與交流的「社群價值」。而目擊者網站中,全球各地公民記者的第一線報導所創造的「公民價值」,不僅是滿足特定需求下的產物,更是為整個人類社會所共享。
隨著願意參與和分享資訊的人愈來愈多,「認知盈餘」所累積的集體智慧非常可觀,往往能達到許多不可思議的成就。而且不需要龐大的經營管理開銷,形成與過去的集體行動模式非常不同的遊戲規則。
也難怪,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呼籲政府與企業,重視集體智慧在公共政策與企業決策上的角色。例如華文世界的「未來事件交易所」,除了為大智隱於市的網友們創造「賺點數」、「贏得讚佩」的社群價值之外,其所匯聚的集體智慧如何進一步昇華為公民價值?
未來事件交易所目前正進行「全台大學評鑑」專案,就是個很好的試金石。兼具高教主體性、國際化與社會貢獻的在地評鑑觀點,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資源分配會有什麼啟示呢?(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