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準備的便當,當然好吃。」
在電梯中聽到這句話,五、六十年前讀小學、中學時母親準備便當的味道,忽然浮現在腦海中,久久不散;這平常不過的詞語,卻讓我心中有著無比溫馨的感動。
母親九十歲離去,至今已經九年,我從此失去了孩子的身分,只能在夢境中回味與母親相處的時刻;或是在腦海中,想像母親與父親在天堂重逢的情景。時間轉換著人生的角色,我們家孩子(文文)的媽媽三十一年來(今後有生之年亦然)無怨無悔的細心照顧著文文,從文文媽媽身上我近距離見證了什麼是母愛。曾經要我們牽著手才能走路的女兒,如今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我常常一邊看著她照顧孩子,一邊想著,小時候,我和我的哥哥、姊姊是不是也就這樣被母親照顧著呢!
或許不是吧,那時的外在環境,實不可與今日相比,而身兼父職的母親,肩上的擔子當然更沉重了。從小到大,母親把她的角色做到不能再好了,但是她年老、生病之後,我卻因為忙碌沒有把孩子的角色做好,這是我始終無法釋懷的地方。
可是,母親已經走了,我已經無法彌補了,我只能把自己做不好的部分,分享給全天下所有的孩子(特別是五、六十歲的大孩子),希望他們不要犯跟我一樣的錯誤。王建煊說「孝順要快、要快、來不及了」,這是大實話!特別是身處老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快速攀升的台灣。
我也是其中之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樣的話在母親老邁之前,我也聽過,以為自己是懂得,但實際上我並沒有真正的聽進去。回想起來,是我心理上沒有接受死亡的必然,甚至下意識的逃避母親終將離去的事實,於是在許多徵兆出現時,我忽略了;同時,我也習慣於從小撫養我們兄姊長大的那位堅強、睿智的母親,忘了年歲已大的、漸形孱弱的她,需要我更用心、更設身處地的為她著想。
「孝順」是全天下最容易懂,卻也最難挽回的事,即便我願用現在所有的一切,換取再服侍母親一次的機會,又如何能夠?有父母可孝順的人是幸福的,但許多人又好似身在福中不知福。人的一生,就好像從一座不知高度的山頂墜落,我們終將落地,只是不知在那一年、那一天。如果我能夠把跟媽媽相處的每一天,都當成是最後一天的話,我確定我會做得更好,我不會選擇去忙一些,其實不那麼重要,甚至事後回想起來沒有意義的事情。
寫到這裡,我的心為一則新聞感動不已:一位家住台中新社山區的劉先生,他每天以破百公里的車程往返工作地台中市區與老家,為了要陪九十一歲的母親用三餐。劉先生說的對極了,「我只有一個媽媽,現在不顧,要照顧誰?」
母親照顧子女的辛苦和偉大,從古至今,幾乎亙古不變,雖然我不能再見到母親,但我對於全天下所有的母親,懷抱著無比的尊敬和感動,不管她是哪一國人或者工作階層的高低。
我了解有許多外籍勞工母親,隻身來到遙遠陌生的異國,為的只是給家鄉的子女和家人更好的生活條件;還有很多大陸配偶,即便她們已經在台灣養兒育女,但卻常常必須忍受有些台灣民眾對她們言詞或者態度上的歧視,我不禁想像,如果是我們的母親,為了我們的生活到國外工作,或者遠嫁到台灣來,卻飽嘗辛酸與委屈,我們將是如何的不捨?如果我是這位受委屈母親的小孩,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嚴格來說,台灣,還算不上是一個對母親友善的國度,在母親節這一天,除了陪伴自己的媽媽之外,對於他人的母親,也應該有能力感同身受。筆者衷心希望所有的小孩在成長中,都有一對溫暖的手;希望所有的母親在年老時,都有穩定的依靠與關懷;對於和我有著同樣經驗的人來說,我們還要用盡一切的努力,讓母親不會因為在戰爭中失去子女而哭泣。(作者為法學教授/律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