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楊渡專欄-「中華文化」的叛逆與回歸 楊渡 中國時報2013-05-22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只是激起了我對儒家思想的叛逆。但也由於上課天天寫筆記批判它,我竟記得比其它課文都牢。

高中時期必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那時我已自行讀了文星、中西文化論戰、胡適文存、殷海光的《思想與方法》等課外書,受到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於基本教材內容的封建道德,簡直難以忍受。老師上課時,他在上面講,我在下面寫批判文字發洩,一則一則的批,把整本教材的空白處寫得滿滿的。大學時代擴大了閱讀版圖,我尤其喜歡老莊哲學,對儒家思想更不敢苟同。
尤其在戒嚴的時代,提倡忠君、愛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些封建的思想,無異在鼓勵人民忠於黨國、強人、獨裁者,做一個個順民,這根本違反自由民主的現代精神。可以說,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只是激起了我對儒家思想的叛逆。但也由於上課天天寫筆記批判它,我竟記得比其它課文都牢。
這情況是直到二○○三年,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時候,才開始我的反省。當時,世界各國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要求美國得通過聯合國制裁,不能一意孤行。否則以一強盛大國,可以隨便找一個理由,攻打小國,去掠奪他國資源,此例一開,世界秩序變成強凌弱、眾暴寡,以後如何維持世界和平?
依當時情況,全世界都有反美遊行,我也和朋友組織一場反攻打伊拉克的文藝晚會,但誰都無法阻止。是直到那一刻,我才稍稍明白兩千多年前,孔子所講的某些話,道理何在。
孔子所講的「禮」,狹義來說是禮儀、儀節,但廣義來說,是秩序、制度、規範,以及背後代表的價值觀。孔子將「禮」從個人出發,與周天子的體制結合,試圖建立一種規範、秩序,而成為各國之間勉強維持的制度。雖然春秋五霸也不一定聽命於周天子,但它勉強維持了一個柔弱的「共主」體制,各諸侯間猶可依周朝制度平等往來,而非單獨向一國傾斜,讓戰爭殺戮不至於赤裸裸的發生。周朝靠著這個柔弱的體制,維持八百多年,雖然中有春秋戰國數百年,但維持八百年的王朝,古今中外實在罕見。
我想到的當然是聯合國。周天子的角色,確實有點像現今天的聯合國,人人都知道它軟弱無能,只能靠道義召喚良知,是強權主導的天下,但至少它維持一種制度,一個各國平等往來的平台,它所發表的某些宣言,不管是人權、文化、政治的宣言,大部分國家不會做。但它至少標舉某種標準、一種價值觀。如果不是聯合國,這世界可能走向更赤裸裸的血腥戰爭。
那時,我才慢慢了解儒家也不純粹是封建的,保守的。
然而真正認識到這些保守理念的「革命性」,卻是在二○○六年紅衫軍的時候。當時施明德剛發動,孫大偉在後面幫忙。有一日,我寫了一篇短評於《中國時報》的專欄,談過去我不斷批判蔣公的「禮義廉恥」說,如今才知「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別,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對當權者有多難。此文被孫大偉看到,他非常高興的拿那文章說:「我們的logo出來了。」於是紅衫軍把「禮義廉恥」四個大字掛在總統府前,用來批判當權者的貪腐。
一個戒嚴封建時代的文化價值,最後反而成為最具「革命性」的批判,這大約超乎蔣介石當時的想像吧!我仍記得那一年,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上紅衫軍的舞台背《論語》的時候,好幾個朋友在台下悄悄流淚,彷彿一個即將消失的文明,剛剛被找回來。
它見證了:人的信念與價值,終究會超越政治,而成為一種恆久的價值!它無關乎保守或者激進。保守的理念,在某些時刻,也會變得激進無比。
兩年前,中華文化總會所舉辦的「王道文化研討會」在南京召開,大陸有幾個自由派的知識界朋友不太認同,擔心它會變成封建思想的殘餘。然而我當時就曾笑著告訴他們紅衫軍的故事。「如果有一天,當批判貪腐有需要的時刻,禮義廉恥,以及那古老的價值觀,就會變成批判的力量。那不是為任何一個權力而存在,而是為了中華文化恆久的價值。」
聽到大陸準備採用台灣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我想到自己叛逆與反省的歷程,只想說一聲:有一些古老的價值,不只是為我輩而存在,而是為了更恆久的歷史與文明。(作者為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