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十億人隨處「方便」…快終結廁所荒 張耀懋/台北醫學大學副教授、史懷哲2.0計畫執行長 聯合報 2015-11-19

全球目前仍有廿四億多人衛生設施不夠完善,其中十億人仍露天便溺,相當於全世界每三人就有一人是「很不方便」的。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一個應該幫廁所說話的節日。推動每年十一月十九日為廁所日的組織的名稱更響亮,WTO(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總部位於新加坡,每年會在世界各地舉辦世界廁所會議。聯合國大會在二○一三年正式將今天列為聯合國的紀念日。
世界廁所日的成立,背後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希望每個人都應該有廁所可以用。聯合國去年更號召各地好手,透過展覽、編寫一首歌、聚餐宣揚、漫畫等型式,強力放送「wecantwait」(我們等不了),讓世人都能夠「己溺人溺」,都有一個安全廁所的權利,希望完全終結隨地便溺。
廁所問題有多嚴重呢?
全球目前仍有廿四億多人衛生設施不夠完善,其中十億人仍露天便溺,相當於全世界每三人就有一人是「很不方便」的。這些沒有處理完善的便溺,傳播病菌,汙染水源,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及疾病問題。聯合國估計,因不夠「方便」,估計每兩個半小時就有一名兒童,因為腹瀉問題不治死亡。
「他們在沉默中死去—沒有媒體報導,沒有引發公眾討論。讓我們不再對此沉默。」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揚.埃利亞松說。
沒有廁所,帶來的不只是公共衛生問題。前年五月底印度北方省一個村落賤民階級的一對青少年姐妹花,因家中沒有廁所,結伴至不遠處公共廁所去。她們就從此沒有再回來了,被發現時是被吊死在附近樹上。這是大家熟知印度的性侵事件。
沒有廁所,還是公共安全問題,有些更衍生教育問題,許多窮鄉僻壤裡沒獨立廁所,是許多青春期女孩們輟學主因。
廁所與貧窮緊緊相隨。在台灣,手一按,馬桶就嘩地一聲沖的一乾二淨。很難想像,在沒水電的窮鄉僻壤,要如何讓馬桶獨立運作?為此,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的基金會就曾舉辦過「馬桶大賽」,雖然獎額只有十萬美元,卻號召各地高科技、頂尖大學好手,設計出沒有糞管、汙水下水道及電力系統,不用沖水,完全獨立運作的馬桶。競賽規定不得使用自來水、電力或化糞系統,也不能排放出汙染物,一天運作成本得控制在五美分以下。
獲得首獎的加州理工學院團隊,不僅利用太陽能處理排泄物,還可以產生肥料及能源,分離出來的安全水分,還可以用在灌溉等其他用途。蓋茲也承諾砸下百億台幣,希望在明年前,就可將首批原型馬桶送到非洲等沒有廁所的地方,讓偏鄉也都能人人安全上廁所,維護人類基本的尊嚴。

台灣過去也曾飽受無馬桶帶來的健康威脅,家家戶戶幾乎都沒有完善馬桶系統。發展了這麼多年的衛生系統及號稱製紙大國,但我們還得忍受將使用過的衛生紙,丟在一旁垃圾桶的窘境;在今天世界廁所日,也為這特殊的馬桶文化記上一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