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大陸馬列主義當道,胡適、殷海光等自由派學者,徐復觀、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家學者,如果不是在台灣傳播他們的思想,則很難發展出台灣日後的民主花果。其他文人學者從張大千、林語堂、溥心畬以降,莫不攜來中西資源,結合在地風土民情...
馬習會上,習近平主席致詞時表示:今天雙方「坐一起,是為讓歷史悲劇不重演」,「雙方應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馬英九總統則表示:希望「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從政治層面來看,兩岸間最大的悲劇是國共內戰;從文化層面來看,則是中共在大陸推行「三反」、「五反」及「文化大革命」,對中國文化造成巨大的傷害。今天我們要想「共同合作,復興中華」,也必須將政治和文化二分,從文化層面來檢視台灣的利基所在。
清華大學教授楊儒賓的《一九四九禮讚》指出:當年跨海而來的不是只有228、白色恐怖和冷冰冰的政權,還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台灣原本是以漢人為主組成的移民社會,跟隨國民政府撤守到台灣的200萬人中,不僅包括60萬大軍,而且還有一群當時全中國的文化菁英,這些人在各種因素的因緣際會之下,「十方風雨會瀛洲」,被歷史洪流陸陸續續送到了台灣。
當時大陸馬列主義當道,胡適、殷海光等自由派學者,徐復觀、唐君毅、牟宗三等新儒家學者,如果不是在台灣傳播他們的思想,則很難發展出台灣日後的民主花果。其他文人學者從張大千、林語堂、溥心畬以降,莫不攜來中西資源,結合在地風土民情,才有了兼容並蓄的台灣文化。
不論是新移民,或是舊移民,他們在台灣的任何學術或文化成就,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台灣精神」的發揮。楊儒賓因此反問,如果沒有了1949,沒有了台灣,今天以共產黨統領的「中國」文化,還剩下了什麼?
「文化中國」是杜維明教授在1980年代便開始提倡的概念。在東亞四條小龍騰飛的時代,許多台灣商人發揮了堅強的台灣精神,塑造出當年的經濟奇蹟。在那個時代,「經濟中國」的中樞在台灣,隨大陸經濟的發展,目前已逐漸移轉到大陸。然而,「文化中國」的中樞仍然是在台灣。
大陸的學術界經歷過三個明顯的「斷裂」,1949年之前的30年是零零散散地學習西方文化;1949到1979是一面倒「全盤俄化」;1979年之後的30年則是一窩蜂地前往歐美國家「取經」,飢不擇食地「全盤西化」。許多「海歸派」的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是盲目移植並套用西方個人主義的研究典範,他們的研究成果或者和母社會脫節,導致「本體論的焦慮」;或者根本解決不了母社會面臨的問題,造成「知識論的困惑」。
今天的台灣社會是處於儒家文化、人間佛教和西方個人主義三大文化系統的交匯之處。可預見的未來,台灣的社會科學界必須以研究者對這三大文化系統的認識作為基礎,正視台灣人「生活世界」中的各種現象,致力於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這樣建構出來的理論不僅可以用來解決台灣社會中的問題,也可以適用其他的華人社會。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台灣精神」便能夠成為「文化中國」的靈魂,進而引領中華文化區的學術及文化發展。這是台灣學術界振衰起敝的關鍵時刻,也是「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的最好機會!(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