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洪蘭/為了國家 你要出聲 聯合報 2015-11-09

結果發現在沒有懲罰的情況下,捐到公家罐中的錢愈來愈少,到最後大家都不捐了;而在有懲罰的情況下,大家不敢不捐,最後分到的錢是無懲罰情況的七倍。

有個學生在上課時若有所思,果然一下課,他便來問:人是否應該明哲保身?為什麼孔子會說鄉愿是德之賊?原來他宿舍中發生一些事,他想管,但怕結怨,不管,心裡又不舒服,所以動問。
有一個實驗是給四個學生一些錢,他們可以全部留著或捐一些到公家的罐子中。每捐一塊錢,實驗者會投入三塊錢,實驗結束後,大家再平分罐中的錢。因此就團體來說,每個人捐得愈多,最後分到的錢愈多;但是就個人來說,自己不捐,別人盡量捐,最後他的錢會最多。這實驗有二種情況,一種沒有懲罰,另一種有懲罰,但提出懲罰的人要被扣錢(好像打官司要花訴訟費),會減少自己口袋的錢。
結果發現在沒有懲罰的情況下,捐到公家罐中的錢愈來愈少,到最後大家都不捐了;而在有懲罰的情況下,大家不敢不捐,最後分到的錢是無懲罰情況的七倍。可見懲罰對合作很重要,若有懲罰,哪怕只是有懲罰的可能性,合作的意願就會增加。中國人常說「合」字難寫,也許就是因為沒有懲罰的機制,讓小人得逞後,大家不願吃虧,合作就破局了。
在另一個實驗中,頭十次是沒有懲罰,後十次是有懲罰的情境,結果發現前十次跟上面的無懲罰情境一樣,一開始還有人捐,到後來沒有人捐;但是到第十一次開始有懲罰時,捐獻立刻跳升四倍,然後一直增加到最後結束。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利他的懲罰」(altruistic punishment),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原因。利他是因為對懲罰者來說,並無好處,但是因為不公平的事看了不舒服,不平則鳴是人的天性,所以孔子才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投機者其實是眾矢之的。研究者發現在一個六個回合的實驗中,投機者得到七十四%的懲罰,有八十四%的人至少去懲罰投機者一次,有三十四%的人懲罰投機者五次。實驗結束後,研究者請參與者填一個問卷:假設在一個合作專案中,你投資了十六元,第二個人投資十四元,第三個人投資十八元,第四個人投資兩元,你在街上偶然碰到了第四個人,在一個量表,一代表不憤怒,七代表很憤怒,你對他的感覺是多少?結果有四十七%的人選六或七,有三十七%選五,愈是投資多錢的人,對投機者愈是憤怒。
第二題是假設你是那個投資最少錢的人,你認為別人對你的憤怒指數會是多少?有七十五%的人認為六或七,廿三%的人選五,表示他們是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引起公憤,但利之所趨就不顧自己的人格了。
我跟這學生說,一個社會必須有罰則,並能落實,秩序才能維持,懲罰有很多種,唾棄就是一種懲罰,千夫所指無疾而死。在一個民主制度裡,「沉默的大眾」會造成災難,鄉愿會崩壞社會,也許因為沒有制裁,我們的立法院才會亂成這個樣子:黨員公然跑票、亮票變成合法。現在要選舉了,這是一個機會,為了國家,也為你自己,你要出聲,使台灣成為「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逆順不論成敗」的社會,我們才有未來。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