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書中找尋「黨國」的鬼魅陰影,嘗試從字句中重構其統治的正當性;很不幸,我發現較多的是對權力的「反諷」不是「歌頌」!
離開高中四十餘年了,想起當時聯考時代,念書是為了考試升學。相較於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國文壓力小得多;如果需花時間,大多是念那些古文或文言文,除了少數家學淵源,多數學生談不上鑑賞。尤其當老師指定背誦時,哪個學生不喊累啊!「幹嘛背?幹嘛考?什麼時候會才會用上啊?」這句話至今不墜。
高中畢業後廿餘年,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回到當年住處搬家,正要扔棄一堆舊書時,發現了高中時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與課外讀物「古文觀止」。這次的不期而遇,讓我有了不同的體會,知道如何去鑑賞。過去「被迫」去念,現在變成「主動」探索,我慶幸當年曾不情願地背了幾篇,年事漸長越能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果然是「白話話白隨興表,文言言文意境高」!也就在那時,社會學界流行「批判」與「解構」,並出現了關於黨國藉由這些教材進行「洗腦」的論述。於是,我在書中找尋「黨國」的鬼魅陰影,嘗試從字句中重構其統治的正當性;很不幸,我發現較多的是對權力的「反諷」不是「歌頌」!
拿大家較熟悉的也可能背誦過的文言文為例,杜甫的「兵車行」與李白的「長干行」,不都是在暗諷統治者唐玄宗的窮兵黷武,令百姓流落異鄉,埋沒隨百草? 白居易「琵琶行」最令人難忘的是形容樂曲的舞動,以及感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豪氣萬千,將景物與歷史交錯出亂石崩雲的第五度空間。至於論語與孟子,不就是在強調親情、尊重人倫、振聾發聵令亂臣賊子懼嗎?這些和現代價值觀違背了嗎?
歷史上的「經典」,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許多名句千古流傳形構出文化與品味;即使滿清入關結束了明朝,開國幾個皇帝不僅未去摧毀異族文化,反而發揚光大。這不只是氣度,更是遠見!今天號稱「先進」的歐美國家搶學中文,難道不是看到世界的趨勢,我們念英語不也是如此嗎?台灣使用「正體中文」,尤能掌握經典、貫穿歷史,具有正統優勢,更應把握!
課綱應不至於反對「經典」,但為何會陷入「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之爭呢?如果問授課老師,多數傾向文言文比例高些,是因為文章經典,作為教材具有教學的豐富性。如果問高中生意見,多數會認為文言文讀起來艱澀,生活上用不著,學習負荷感受較重!出現這兩極看法,一點都不意外。其實,教育現場一直在老師試圖提升教材豐富度及學生期待減輕學習負荷,兩股勢力拔河當中來激發創新,總是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可惜,台灣近年來並未以創新來淡化艱澀,而是以逃避艱澀來降低學習負荷,「快樂學習」不知何時變成「不學習才快樂」?
教育是為了開發年輕人的潛力,讓肯努力的人有翻身的機會;當教育仍須透過學校的教學方式時,如何建構適當的學習內容與過程,讓年輕人提升能力,讓國家的競爭力也能「自自冉冉」?高中國文「文白比」只是一個象徵,閱讀能力與文字運用才是培養學生成為現代人的基本功。莫教學子「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否則只能讚嘆seafood,這是個嚴肅的課題。(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