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能處在任何逆境都依然自得(王陽明在龍場、傅朗克在集中營),即中庸所謂「君子無入而不自得」(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患難行乎患難,素夷狄行乎夷狄。)於是便能夠雖天下無道,仍可以自行其道......
關於髙中國文課綱明顯的去中國化,有人問我擔不擔心,我說不是不擔心但也並没有擔心。擔心是就理性觀察現象面而言,不擔心是就對文化與人性的根本信念而言。即王船山所謂「憂之以心,而不憂之以眉」也,亦即孟子所謂「憂以天下,樂以天下」也!
所謂對文化與人性的根本信念,就是孟子宣示的「人之性善」(所有人都不例外的、人性之普遍常道,就是尋求意義價值尊嚴的充分自我實現。)須知孟子所處的時代環境比我們今天所處的惡劣多了(那是個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的世界),他仍能坦然毅然作此宣示,顯示他對人性的了解與信念,真是了不起!我們今天要真自許為人、自許為孔孟之徒,首先的檢驗就是:你有沒有這樣自然坦然的信念。
如果有,我們就能處在任何逆境都依然自得(王陽明在龍場、傅朗克在集中營),即中庸所謂「君子無入而不自得」(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患難行乎患難,素夷狄行乎夷狄。)於是便能夠雖天下無道,仍可以自行其道,雖「花果飄零」,仍可「靈根自植」(唐君毅先生語)了!
而所謂無入不得,自行其道,首先便在充分了解、諒解、同情那些毀壞文化與人性者所為何來?(從去中國化課綱到批孔揚秦到文化大革命到納粹到IS恐怖分子⋯)其實共同的人性因素都是在尋求意義價值尊嚴之自我實現路上因受到挫折而引發的自我防衛反應(中庸說: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卻不知如此將更傷害自己。所以要警惕莫被這些激忿情緒所感染,反而更要堅持走穩人性的正路,要讓自己依然活出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尊嚴,發出愛人以德的光輝熱力,好讓受傷防衛封閉憂疑的人察覺這才是療癒創傷、自我實現的正途,而幡然來歸(論語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並不是選擇遠離這些受傷的人(如道家隱士),而仍然選擇與他們同在。(孔子說: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於是出現了自行其道的第二層涵義,就是即自我當下的處境去愛身邊的人。所以韓愈被貶謫到潮州,就以中華文明、人道精神去教化潮州的人;蘇東坡被貶謫到儋州(海南島),就同樣以儒道教化儋州的人;王陽明被貶謫到貴州,也同樣反而在龍場大悟良知「吾性自足」的精義,並就地推行他的良知之教⋯⋯。
由此推論,當官方教科書背棄人性核心、文化大義的時候,天知道會不會反而促成中華文化、生命實學在民間遍地開花?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在人,從來就是指民間而非官方或台面上的大人物。君不見宋明時民間的書院講學所以如此蓬勃,正因官學已嚴重扭曲墮落為功名利祿之途,卻反因此促成儒學的復興。
所以,對當前文化的逆流,我們固然應當憂但也不必憂;我們固然要盡其在我,做可做該做之事(該上的課照常去上,該講的道理一樣不打折扣去講,該連署的聲明也連署了),但也不必心急強求(所謂「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我們只要每天認真地做人,如實地生活,無愧地面對良心,無私地對待眼前的人,就自然會有雖微弱卻真實的人道心光散入這看似渾濁其實人人都在尋求人性出路的人間,終於會逆轉這扭曲偏差,讓到處衝撞、求自我伸展而不得的人漸漸明白正路何在。原來「君子之道」雖看似「闇然」,終必「日章」。其實像這樣自行其道而怡然自得的人,台灣民間正所在多有。道本來就在天壤之間,我們何須懷憂喪志呢?一時的窮通起伏,吉凶順逆,只是道行於世的詭譎辯證罷了!
當此逆境,適有此問,姑叙其懷,以與天下仁人志士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