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媽,幸好我沒讓妳變成機器人奶奶 聯合報╱丁庭芬/教2012.12.29

八年前,爸爸的行為舉止、生活習慣、脾氣有些異常,我們還沒察覺是阿茲海默症找上爸爸了。四年前的一個晚上,九十歲的爸爸悄悄倒臥在樓梯上,緊急送醫院已回天乏術。


在參加志工課程中,有上醫療和放棄急救的課程,只要當事人簽名家屬同意(當年還要兩人簽名),就會登錄在健保卡上。回娘家時,跟八十六歲的媽媽分享這個理念,也提到一些實例,媽媽欣然同意,表格送出去後,一直關心是否已登錄完畢。

去年農曆年前夕,媽媽在沐浴時跌倒,撞到頭部,家人火速送進急診室,院方依照急救程序插管搶救,可是媽媽一直都沒有再醒來;又由於加護病房已沒病床,我們從中壢市飛奔到北部還有病床的醫院,我跟醫生說媽媽已簽不急救同意書了,醫生說因為送到醫院時,前一所醫院在搶救時已插管,他們依法不能拔管,又在醫生詳細解說這個症狀,開刀以及不開刀的結果,當下全家陷入無助困境中。

數天後,有機會轉回中壢的一間醫院,我們都心知肚明,媽媽即將在短期就要離開我們了。每次輪流進入加護病房的短暫探視,只見媽媽嘴、鼻和全身因為需要,插滿了各種大小、粗細不同的管子時,內心悲痛的交戰和懊惱,讓我們的情緒淪陷了。

決定把媽媽接回家拔管後,以為會是最好的安排,卻反是另一場震撼;媽媽喘了將近廿小時,體型也改變了,還有用盡全力的喘息聲。快兩年了,那畫面還是鮮活印記在腦海中。再回頭去請求醫院讓媽媽回去醫院,還好終於擠進一間普通病房,隔天凌晨媽媽就安詳離開了。

很多事不在預期中,過程是痛苦、難以抉擇的,幸好她沒成為「機器人奶奶」一員,相信媽媽也不會責備我們幫她做的決定,雖然她在臨終前受苦了。

孩子們要面對的過程,是如此的煎熬、痛楚,如同「我看見離不開呼吸器的受苦靈魂」作者的一段話:「許多人不怕死,卻怕不知如何死,死亡的事件拖太長,苦了自己連累親人!」讓我們尊重生命即將已走到盡頭的當事人,也同理家屬的心靈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