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用說教的方式告訴觀眾「死亡是什麼」,而是用許多生活片段堆砌出死亡將近的日常,除了癌末老奶奶和失去親人的小男孩外,周遭家人的反應也十分真實。
人生難免要面對生離死別,但如何學會放手,讓那些牽腸掛肚的想念化作生命的一部分,不管對大人或小孩來說,都是得不斷學習的課題。台灣導演安邦與香港金像獎得主鮑起靜、演員吳至璿共同合作的《生生》,描述失去至親的小男孩,與準備走向生命終點的老奶奶,兩人的生命偶然交錯,串連起一段動人情誼。
生生的哥哥壯壯因故過世,偌大的房間頓時變得寂寥,在超商工作的母親決定帶他搬離傷心地,但生生不懂為什麼要離開,而忙碌的母親甚至來不及把哥哥的東西清空。生生對同學說,房裡的漫畫會自己移動位置,一定是哥哥回來過;他還會去租書店幫哥哥帶新漫畫回來,寫紙條跟哥哥對話,或許是他唯一能表現思念的儀式。
有天,他從哥哥留下的手機裡看到一位用手機直播的網紅──她是莉莉奶奶,被醫生診斷只剩三個月的生命,不甘生命就此結束的她,選擇不化療,也不願住進安寧病房,而是開著計程車,用手機拍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意外成為網紅。生生對哥哥生前關注的這位老奶奶愈來愈感興趣,於是偷偷走進她的生活,意外有了交流的兩人,展開了一場相互治療心靈的歷程。
年紀還小的生生,對死亡還處於一種似懂非懂的階段,或許他已到了知道什麼是死亡的年紀,但要如何撫平心中失去親人的傷痛,卻還找不到出口。許多人可能都跟生生一樣,對死亡充滿疑問:為什麼生命會這麼輕易就消失?為何前一天還笑著談天的人突然就再也見不到?面對死亡,莉莉奶奶已做好心理準備,她選擇用最燦爛的方式昂首闊步,揮灑生命的光和熱,不願把人生消磨在病床上,徒留遺憾。
電影不用說教的方式告訴觀眾「死亡是什麼」,而是用許多生活片段堆砌出死亡將近的日常,除了癌末老奶奶和失去親人的小男孩外,周遭家人的反應也十分真實。生生的母親就像許多不懂如何面對死亡這檔事的大人,選擇用工作逃避傷痛,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卻忽略了身邊也有一位和她一樣不知所措,迷惘失落的孩子。
同樣地,莉莉奶奶的身邊,也有一位忙於事業的女兒,這位女兒責怪母親的過度獨立與任性,不懂她為何不治療也不住院,讓忙碌的她在外提心吊膽。然而,她也心疼著母親的病痛,捨不得她將離開,在有限的時間裡,或許彼此相互陪伴,學會把愛說出口,才是最重要的事。
這些捨不得的心情也許不會輕易消失,但悲傷的情緒終將輕輕降落,我們都要相信,到時與我們告別,啟程展開下一段旅程的人們,在故事的新一章都將繼續快樂著,一如他們仍陪伴著我們的那時。《生生》不走煽情路線,不是一堂讓你哭到難以忘懷的生死課,但卻會讓你在離開戲院時,珍惜身邊緊握住的那隻手,對家人說出那句平常可能不好意思說的「我愛你」。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3/30~4/7,親子共賞。
看更多電影介紹:https://goo.gl/Ugid9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