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進大都會博物館,票價招牌上大字寫著:成人廿五元。人工票口大排長龍,自動售票機卻沒人用。如果你懶得排隊,直接用販賣機買票,刷卡金額就是廿五元。
但在票價招牌上的大字廿五元旁邊,其實有個小字,寫著「建議票價」。
正當我們在台灣搶購衛生紙時,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改變了門票價錢。兩件事看似不相關,卻展現出同一個人性的微妙點。
紐約最大、最老的兩個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自然科學博物館」,從七○年代以來,票價一向由民眾「自己決定」。
你走進大都會博物館,票價招牌上大字寫著:成人廿五元。人工票口大排長龍,自動售票機卻沒人用。如果你懶得排隊,直接用販賣機買票,刷卡金額就是廿五元。
但在票價招牌上的大字廿五元旁邊,其實有個小字,寫著「建議票價」。
意思是:你如果願意排一下隊,跟櫃檯後的工作人員買票,就可以自由選擇願意付的金額,任何數字都可以,包括不付錢。
當票價由大眾自己決定時,建議價廿五元的票,你猜大眾願意付多少?
「大都會」等公立博物館採取自由票價,實質原因是地和房子都是政府的,已經用了納稅人的錢。精神層次的原因則是任何人,不論貧富,都應該有權欣賞人類文化遺產。
但經營博物館需要大筆經費,館方當然希望遊客多付錢,所以「25」才寫那麼大,「建議票價」寫那麼小。
很多人搞不清楚,付了廿五元。
搞得清楚的,則在大廳陷入天人交戰。一方面想省錢,因為來紐約這昂貴的城市已經花了很多錢。但另一方面也想支持博物館的營運、向藝術品致敬、在售票人員面前不要丟臉。決定付多少錢,成了人性大考驗。
搞不清楚的人很多。二○一二年,「大都會」被控告在票價上誤導消費者。法官裁決不起訴,原因之一是經營博物館需要大筆經費。
主張公立博物館應該免費的人卻認為,大型博物館已收取政府、企業、個人大筆贊助。若因管理不善而導致赤字,不應由民眾來埋單。就像在公益捐款時,如果我們懷疑公益組織沒有善用我們的辛苦錢,自然不想再捐。
很多參觀者也有同感。十年前,百分之六十三的民眾付全額票價。如今,降到百分之十七。
所以,建議價廿五元的票,在自由心證下,大眾付了多少?
平均是十一元。
大都會博物館的遊客來自全球,這數字有某種普遍性。
這不能只用貪小便宜來解釋。其他原因,還包括博物館的管理與溝通技巧、民眾對於藝術價值的認定,以及在一個民主社會中,人民對於自身權利與義務的複雜算計。
正當我們在台灣搶購衛生紙時,大都會博物館改變了定價。三月一日起,「自由票價」只適用於紐約州居民。其他所有人都要付全額票價。
買衛生紙和逛博物館,當然不一樣。但兩者都拉扯了人類最敏感的一條神經,就是對錢的態度。賺錢和花錢所引發的算計、慾望、妄想,與恐慌,是一場我願意付「全額票價」觀賞的展覽。但它偏偏不用門票。因為每天,都在台灣、紐約,世界每一個角落,輝煌呈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