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黃俊儒教授日前在鳴人堂發表了〈當學生問我:「學這個有什麼用?」〉一文後,美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張賢龢也以〈教育目的為何?〉回應。兩位都是在高等教育的教育者,一位從通識教育的量子力學知識有無用討論,認為有些知識(如基礎科學理論)只是暫時找不到用處;另一位則認為「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在於複製教授的答案,而在於啟發學生的想法」,且認為「這不僅是高等教育,這也是教育的本質」。
而我將以一位國小教師,延續兩位高教教育者的想法,從國民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回應:為何要教看似無用的知識?我認為:要教,卻也不須教。
知識是否真的要「有用」?教育有沒有「目的」?
讀這個有什麼用?
大學學測才剛過,等到成績放榜,高中學子們填寫志願時,許多家長們的擔憂就出現了。造成這種對知識功利判斷的社會氛圍,其實就是「實用主義」的知識論哲學。但事實上也是這種哲學思想,讓我們知道「一切的知識都可能有用」的可能性。
談一談稍微艱澀一點的哲學思想。實用主義(Pragmatism),又稱實驗主義,是產生於18世紀晚期工業革命後社會氛圍的哲學派別。1870年以後,科學蓬勃發展,科技帶給人們信心,科學方法成為哲學的顯學。又因為工業革命的發展,帶來了基礎教育的擴張與技職教育的增設,因此產生了實用主義,用於教育哲學中。
而實用主義認為:有價值的知識,就是人們應要學習的知識。
這也是黃老師所認為的「有用的知識」,在實質上可以幫助我們生活,或者幫助我們找到工作、可以賺錢。因為知識無窮多,因此人們認為知識要優先學習對人類實質有幫助的。
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生理學、健康、營養、運動);
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謀生能力、職業訓練);
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性教育、家政、育幼、教育學);
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公民、道德、眾多文化知識);
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娛樂)。
黃文中「沒用的知識」應該就是指斯賓賽第五大類的知識,是最沒必要(但還是需要)的知識。我暫且同意這些知識區分方法,但我認為「沒用的知識」其實也可能是「無用之用」的知識。一方面斯賓賽認為這些插科打諢的無用小知識也是為了社會關係而準備,二方面我認為這些「沒用的知識」是看人類怎樣運用而定,視狀況也可以變成「無用之用」的知識。
然而實用主義的教育理念,就直接把教育只限定在教「有用的」知識嗎?
實驗主義現代教育之父杜威(John Dewey)曾提出「教育無目的」的想法,認為教育應「以學生為中心」。此外,他指出教育不需要有目的,有了目的教育就會走歪,「教育的目的」就只是「讓學生經歷學習成長」而已。而他「做中學」的核心理念,更是影響中華民國的教育制度。至於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有哪方面成長呢?對此他認為:
沒有亙古不變的知識
這句話代表的是,知識可能有用,也可能無用,一切隨著時間地點而變化。人們要學習的不是那麼多龐雜的知識,而是不斷嘗試怎樣運用這些知識,時時修正,才在此時此地此刻活得精彩順利。所以學生要學習到的,就是以類似科學方法的實驗態度,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很多長輩會誤解「學生為中心」是讓學生違法亂紀,但杜威的「學生為中心」,其實是指讓學生自己搞懂「自己需要什麼知識」,不是靠父母或大人們決定教育內容。
今日的明星產業,過個幾十年很可能就成夕陽產業;從前熱門的生科系如今蕭條、曾經被看好的科技新貴也被裁員、公務員的鐵飯碗如今變得特別難考。若我們只懂得「某些專業技術知識」卻不懂得延伸運用,那我們就永遠無法發展出新產業或者跳槽轉行。實驗主義不是在找魚吃,而是在教人怎樣釣魚。
的確,當今有用的知識是當下值得學習的,但我們更該學習的是「運用知識的方法」,這才是我們這一輩子要不斷嘗試搞懂的知識。
素養導向的教學
我曾經想過:現代網路發達、資訊豐沛,很多我們過去需要強記硬背的知識,如今手機一滑就有解答。那麼,未來還需要教師這個行業嗎?我身為教師,有沒有可能被線上教學甚至網路自學取代?
事實上就是因為知識體系無限龐大,所以現在我們教育早已是「課綱」,裡頭講的並不是「學生應該要會哪些知識」,而是「學生應該具備哪些能力」。知識就是魚,能力就是釣魚,在九年一貫的課綱中,我們期許學生有在生活中釣魚吃的能力,也就是終身學習的能力。
而108新課綱,則將以提倡「素養」導向。那什麼是素養呢?
除了上文提到的幾種知識分類以外,在知識管理(knowledge leadership)領域裡,物理化學家兼哲學家邁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認為知識可以分類為「顯性知識/名言知識」與「隱性知識/默會知識」。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就是可以用文字表達、眾人皆可知的知識;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則是只有自己知道,卻自己不見得清楚、難以言喻的知識。而「能力」是學生自己把知識內化的結果,但是「素養」則是將能力更深入內化到乃至於直覺反應的程度。
下圖以國小六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的「槓桿」為例,介紹什麼是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差別。
從素養導向來看,學這些生活中用不到的知識可能就也很有用。 圖/作者提供
課本的知識是暫時正確或有效的知識,例如九大行星早就成為八大行星,知識是會不斷更迭的。所以重點不是在於學生有沒有學會這些概念,而是學生有沒有從這些學習過程中,增加自己的「學習力」。
杜威的弟子與繼任者克伯屈
(William Heard
Kilpatrick),就提出教育過程必然發生三種學習。除了達到教學目標、學到表面知識的主學習外,還會因此學到相關知識的副學習、學習到情意的輔學習。舉例來說,黃老師的通識課,表面上是量子力學,但實際上學生從中得知學者們是怎樣激辯,不知不覺認識當時的學術圈文化,還有科學家思考科學的方式為何。
就以數學來說吧!世界上應該不會有人真的把雞與兔子關在同一個籠子,但為什麼小六數學會出現雞兔同籠問題呢?很多人國中會學二元一次方程式,直接設xy來解這題,但國小要稍後才會教到未知數呢!所以怎樣計算就有很多方案可以討論:
所以很多知識或者問題,本質上不是真的要讓學生要背知識/公式/解法,而是訓練思考能力,做各種可能性的探討。
以我本身教的自然科來講,課本的章節與內容,對於素養導向的教學來說都是幌子。實際上教師會分析課文單元的特性,考慮希望帶給學生什麼素養的訓練,進而改變、設計課程。我在去年教四年級的「水生家族」就介紹了很多水生動物與植物,看起來要背一大堆東西,然而我的教學卻會著重在邏輯的交集與聯集上,讓學生找出看似不相干的兩種生物,進而理解他們可能因為有近似的生理構造,所以會有類似的生理機能或者生態區位。
表面上課本有很多種生物介紹,但素養導向偏向分析特徵後,找出共向,才能知道為什麼水淺的地方可能有這些動物。 圖/作者提供
可能這節課上〈認識動物〉的單元,我就訓練學生仔細觀察的素養,並詳細地做紀錄。又例如這節課要上〈力〉,我就訓練學生怎樣設計實驗、做出實驗用模型的素養。在上〈天氣〉,我就用模型建立學生平面符號與真實雲層的立體想像。若是探究式教學,就是訓練學生遇到困難時找資源或改方法的能力。
總之素養導向的教學,雖然表面上會教很多「與生活運用離太遠」的原理或知識,但實務上是讓學生有知道未來如何運用、學習知識的知識。
作者上課自創教具,用「天氣鋒面棋」對應平面符號的地面天氣圖,表現衛星雲圖的可能的立體雲層與降雨狀況。除了評量學生對鋒面的知識認識以外,還順便建立學生腦中平面符號到立體實物想像轉換的素養。
圖/作者提供
結語
從功利的角度看來,當下我們要學習的知識,的確就是「有用的知識」。然而知識也不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而唯一不變的道理,就只有「怎麼學/用知識的知識」,以變應萬變。教育應無目的,若有目的,即教育所帶來的結果,是讓學子不斷摸索、且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其實不只高教的問題解決導向、通識教育課程的博雅通識,在國民教育方面也正在思考著這方面的議題。可能有些知識真的沒什麼功利效益吧!但「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素養導向教學,也可把一些可能過時、無用、暫無即刻用處的知識作為材料,教導如何處理事情的能力,將這類知識更深入的潛移默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