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作家林奕含之死令人不捨,她的父母再爆料,有人被同一老師傷害,並寫入書中。
才女作家自殺事件,再次激起台灣社會對性的集體歇斯底里與假道德偷窺,眾人義憤填膺要揪出狼師、繩之以法,絕對不能讓第二個房思琪出現。
但目前討論問題的方式,卻是徹底模糊焦點,不斷「強化」而非「挑戰」當前台灣社會的既有保守性別偏見,不僅無法杜絕下一個「房思琪」的出現,更讓「房思琪們」渾然不覺自己已然成為接班人。
「愛」是此事件中不能被講出的關鍵字,如此才能一邊徹底黑暗化「狼師」、另一邊徹底無助化「女學生」,讓「誘姦」徹底坐實為「性侵」。故重點不在補習班,也不在補習班教師是否實名制,類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在各大校園中發生,從未間斷,有的成為悲劇,有的成為喜劇,有的成為鬧劇。
這些事件幾乎都有一個固定「腳本」,只有真正了解這個「腳本」的致命誘惑力,或許才能開始思考為何「房思琪們」會前仆後繼、層出不窮。
關鍵一:老師如何變為「郎師」?課堂乃知識—權力—欲望的空間場景,學養、閱歷與人格氣質都可以是促發學習動力的春藥,而更關鍵的乃是流動在課堂之中的「模擬欲望」,一個女學生愛慕不打緊,十個女學生愛慕就騷動起來,若全班女學生都愛慕這位男老師,就能將其神格化,人數越多,模擬欲望越強,有如追星迷文化的瘋狂,特定男老師就成了「情竇初開」女學生全心景仰愛慕的「如意郎君」。多數男老師看在眼裡,謹守分寸、按兵不動,少數男老師把持不住或早為慣犯,就會將女學生愛慕的眼神當成邀請或默許。
關鍵二:「郎師」何時變成「狼師」?如果我們以為變臉翻盤的關鍵,在於「郎師」終於露出猙獰狼爪的「性侵場景」,可能會大錯特錯。過去的「腳本」告訴我們,愛慕「郎師」的女學生,就算在極度驚嚇恐懼中被強迫與「郎師」發生第一次性關係後,往往會因愛而原諒,繼續維持親密關係,以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能懂、能救贖「郎師」的人。
而「郎師」真正變成「狼師」的關鍵點,多出現在女學生終於發現自己犧牲了一切之後,原來並非老師的唯一,天崩地裂來自背叛與不忠,猙獰齷齪、骯髒汙穢的「狼師」自此出現。
關鍵三:「狼師」的護身符為何是「狼師母」?過去的「腳本」告訴我們,傷心悲憤的女學生若是自此罷手、重新展開人生還好,若是不肯罷手而膽敢訴諸法律,那就是等著「狼師母」搬出「通姦罪」的虎頭鍘伺候。法律之前,若是女學生無法證明與「狼師」的「每一次」性關係都是「性侵」,那「通姦罪」就成立,女學生就要面對刑事責任與民事賠償的更大羞辱與磨難。
我們不必將事件無限上綱到台灣的騙子文化,也不必無限擴大到公車性騷擾或女童被誘拐,此事件所引發的可能思考焦點,在課堂的知識—權力—欲望糾葛,在「同儕模擬」,在「強暴迷思」,在「處女情結」,在保護「狼師」的惡法。以此觀之,目前司改國是會議全體通過「通姦除罪化」的行動,至少是邁出修改此在台灣校園中傳之經年「腳本」的第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