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另一種凝視:楊渡》教育為什麼百年不變? 中國時報 2016/10/11

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同,如何依天賦來進行適才適所的教育,如何安排課程,才能照顧不同天賦學童的發展,讓每個生命找到自己的道路,也的確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最近台灣網路上也流傳一則視頻,頗為轟動。一開頭,主持者拿一個魚缸,裡頭一條紅色小金魚,放在桌子上,說道:愛因斯坦曾說過,每一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那他一輩子都會認為自己是笨蛋,有多少孩子在學校裡力爭上游,不管自己的天賦,卻覺得自己是笨蛋,是魯蛇150年前的電話,是那麼慢而古老,現在用手機隨時上網;150年前的馬車如此簡單,現在是跑車;可是150年前的教育是在教室,現在還是在教室,場景沒有變。當初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適應機器生產的流水線,而設法訓練人成為8小時的勞動力,100多年後的現在,如何能適用?所以未來的教育,要像保險一樣,依每個人的特性去量身打造。
這些說法非常有力地指出教育與時代脫節的困境。
事實上,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同,如何依天賦來進行適才適所的教育,如何安排課程,才能照顧不同天賦學童的發展,讓每個生命找到自己的道路,也的確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坦白說,沒有一所學校可以起這樣的功能。近代歐洲國民教育的普及,的確與資本主義為了訓練勞動者識字,以方便流水線生產有關,因此它容易模組化,用統一標準,同樣的測驗題目,來檢驗不同天賦的人。國英數史地理化等,用統一標準測驗所有孩子。但這是有問題的。只要把測驗的標準改變,一切就變了。
例如,把美育當測驗的標準,一如德國華德福學校,讓繪畫、音樂、工藝、說故事的才能,當成人最重要的天賦,值得好好學習的課程,那會有多大的不同啊!在講究創造力與敘述力的現代社會,這是多麼重要的特質。可為什麼我們的中小學仍使用同一套課程、同一套考試標準?
準此以觀,教育的內容與方法,課程的規畫與考試的方式,都該改變了。它應該更多元,讓孩子擁有更多學習的可能性。
當然,最大的難題是:誰知道孩子的天賦是什麼?有誰能判斷,這個孩子的天賦是魚?還是適合爬樹的猴子?這樣的判斷,對孩子公平嗎?他有沒有機會同時當魚、猴子和獅子,只因他擁有多重能力?生命可以多元發展嗎?換言之,教育體制有沒有為孩子留下多元學習的機會?
坦白說,教育資源的不平等,會是所有問題的核心。這些討論都還是對有資源、有能力、有條件做選擇的都會孩子來說的。對偏遠鄉下的孩子,例如高山上的原住民部落,連普通老師都很稀缺了,更不必說美術音樂上的專業教師,他有多少選擇的機會?
講得直白一點,要了解一個孩子有多少天賦,是要有客觀條件的。沒有水的環境,天賦是魚有什麼用?你根本無從看見。
談到此,我不禁想起在台灣偏遠山上,看見一個小學生上學的情景。那是一個霧氣深濃的早晨,小學生跑了半個多小時的山路,臉上睫毛上帶著細細的水珠子,跑得氣喘呼呼,開始一天的課。傍晚時分,再趁著天黑之前跑回家。這樣的教育環境,豈是都會父母可以想像的?
說到底,教育的第一要義,還是要為所有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機會,從基本智育課程,到美育如藝術、音樂、技藝等等。特別是,在偏遠鄉下,貧窮人家的孩子,缺乏基本的教育條件,就像魚沒水,你如何發現他有什麼天賦?所以教育的資源一定要多給偏鄉學校,讓弱勢的孩子有更多的教育資源,生命才有同樣的機會。否則,教育將只是製造社會不公義、不均衡發展的禍首,這樣的教育,才是最大的惡。
這就回到問題的核心:教育是為誰而教?為何而教?只是訓練勞動力?訓練熟練的技術工作者?或提供一個開放的環境,讓每一個生命可以尋找到自我的才華,走上自己的路?
是到了該改變教育思路的時候了。但坦然說,最該改變的是家長的腦袋。如果家長還停留在19世紀,還天天盯著分數,盯著明星學校,盯著志願表,而不管孩子的興趣與天賦,那再多教改都白搭了。
(作者為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