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趙可式/對安寧療護誤解所造成的悲劇 聯合報 2014-12-04

家人決意隱瞞真相,只告知她是肝臟良性腫瘤。阿珠家人聽信親友勸告,採用自然療法及另類療法。但癌細胞迅速擴展,短短4個月,病人已達末期狀態,且腹部極度疼痛。

24歲肝癌女孩阿珠的慘痛經驗:
阿珠雖從小接種了B型肝炎疫苗,但因抗體消失,仍感染B肝。她不知每半年要做腹部超音波及抽血檢驗αFP胎兒蛋白的重要性,等發現肝癌時,腫瘤已9公分大了,無法手術割除。
家人決意隱瞞真相,只告知她是肝臟良性腫瘤。阿珠家人聽信親友勸告,採用自然療法及另類療法。但癌細胞迅速擴展,短短4個月,病人已達末期狀態,且腹部極度疼痛。
阿珠母親在教會機構工作,牧師師母對安寧療護有正確的觀念及良好的經驗,力勸女孩父母送她到安寧病房,減輕痛苦,並做身、心、靈的撫慰與照護。阿珠父母去參訪了安寧病房,感覺滿意,也希望女兒入住;無奈,女孩的姊姊極力反對,她說:「只要我妹妹活著一天,我就絕不讓她進安寧病房!」
阿珠因而繼續住在一般內科病房,但因疼痛控制不佳,天天痛得哀嚎、呻吟,一心求死。如此過了三周,最後肝癌腫瘤破裂,女孩在恨聲尖叫中嚥氣!
一般民眾對安寧療護的誤解:
台灣的民眾對安寧療護的認知往往是負面的,但事實上,安寧療護已在先進國家非常普及,且是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大力推展的醫療專業,是造福無數受苦病人的現代醫療。
安寧療護不是等死、不是放棄希望、不是放棄積極治療!畢竟,在醫學中根本沒有「積極治療」或「消極治療」的名詞。相關醫療種類的分類有:治癒性治療、疾病控制、支持性治療、緩和性治療、及末期臨終照護,要選擇哪一種治療,需依照病人的病情而定,而非視病人接受哪位醫師的治療或住在哪個病房。
例如,一位多發性器官衰竭的病人,由於心、肝、腎、肺等都已衰敗,又不可能全身器官換一套新的,雖然是住在加護病房(ICU),此時唯一能做的只有支持性治療與緩和性治療而已!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緩和性治療需從診斷初期就介入。安寧療護則包括支持與緩和性治療、末期臨終照護及哀傷撫慰,其醫療團隊應受過至少80小時以上,並累積豐富經驗的醫護專業人員才能答覆安寧療護的功能:1.減輕病人痛苦,提升生活品質。2.延長有品質的生命。3.治療的方針所得之利大於弊。4.四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5.生死兩無憾。
安寧療護延長有品質的生命之科學研究:
在醫學界頗具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於2010年發表研究,是將151位肺癌末期病人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正統的癌症治療,另一組接受安寧療護。結果發現,接受安寧療護組的病人生活品質較好、情緒較佳、平均存活期較長(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3;8 August 19, 2010 733-742)。但其先決條件是,要有照護品質良好的安寧療護醫療團隊,如此安寧療護會成為最積極的治療。
誰害了阿珠?誰該有悔憾?難道不進安寧病房,就不會死?姊姊的誤解不但挽回不了妹妹生命,反而讓妹妹受苦深重,造成一輩子的痛!


(本文作者趙可式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