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王道還/天垂象 見吉凶 (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聯合報2015-04-04

西元前四十四年,凱撒遇刺身亡,天上出現了異象。此外,羅馬詩人味吉爾還提到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也爆發了,以營造天地同悲的氣氛........

西元前四十四年,凱撒遇刺身亡,天上出現了異象。此外,羅馬詩人味吉爾還提到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也爆發了,以營造天地同悲的氣氛。對於天象的變化與後果,以希臘史家普魯塔克紀錄得最為詳細:
那一年,陽光黯淡,熱力微弱,無法穿透大氣,大氣因而溷濁、沈重,於是氣溫下降,苗稼不熟。
當時的人認為那些都是超自然現象。直到一七八四年年底,美國駐法大使富蘭克林在法國科學院提出一個假說,現代科學才逐步祛除了其中的超自然魅影。
富蘭克林不是古典學者,初衷也不是除魅,而是解釋前一年的異常氣象。他指出,一七八三年夏天,歐洲、北美上空出現了經久不散的「乾霧」。陽光因而萎靡不振,以放大鏡聚焦都不容易點燃粗紙。他相信,由於大地在夏天儲蓄的太陽熱力不足,那年冬天才異常嚴寒。他提議回顧歷史,研究夏季乾霧與寒冬的關連,以利預測、預防。
至於乾霧的來源,富蘭克林只能臆測:或者是小行星闖入大氣層,劇烈燃燒時冒的煙;或者是冰島的活火山,在夏季釋出了大量的煙。後者雖不中,亦不遠矣。原來一七八三年春,先是日本關東的淺間山大規模爆發。接著冰島一個火山裂縫系統也爆發,長達八個月,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不過,直到廿世紀,學者才開始系統的研究火山對於氣候的影響。現在我們知道,火山爆發會將大量二氧化硫噴發到平流層裡。那些硫化物迅速氧化成硫酸,形成硫酸鹽氣溶膠層,幾個月甚至幾年才消散,地球的陽光反照率因而改變。過去五個世紀,歐洲人在世界各地對於火山、氣候的觀察紀錄,是方便的研究起點。利用現代技術偵測到的相關跡證,還提供了歷史研究的線索。
例如十九世紀第二個十年,也就是一八一年代,是過去五百年最冷的十年,也是低溫持續最久的十年。這十年裡,足以影響氣候的事件中,最知名的一件發生於一八一五年四月上旬:英屬東印度群島的坦博拉火山爆發(今印尼松巴哇島)。專家估計噴出的岩漿達一千四百億噸,相當於五十立方公里的結實岩石,是歷史時期已知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事件。結果北半球天氣嚴重反常,第二年史稱「無夏之年」。
事實上,坦博拉爆發無異雪上加霜,卻不是始作俑者,因為全球氣溫在一八一五年之前就下滑了。一九九一年,一個美國研究團隊分析格陵蘭與南極冰核中的硫酸含量,發現一個史傳從未記載的火山爆發事件,大約一八九年發生於熱帶地區。二○○九年,另外兩個團隊以其他的證據證實這一推論。但是火山地點與爆發時間仍不清楚。
去年英國歷史學者威廉絲(Dr. Caroline Williams)發現了兩份可以視為目擊者報告的文獻,對那次火山爆發的時間做了更精確的推估。一份發表於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哥倫比亞波哥大)聖塔非天文台出版的周刊,主編是天文台主任。引起威廉絲注意的報告由主任親自撰寫,發表於一八九年二月:「從一八八年十二月十一日起,太陽便顯得黯淡,不再火熱,許多人甚至誤認為它是銀色的月亮。一層淡雲罩著整個天穹。夜空中,星星也失去了光彩。」
想來這些發現都不會令富蘭克林驚訝。最近,美國國家科學院諮議會(NRC)的專家小組發表報告,呼籲正視「以改變地球陽光反照率的技術對抗全球暖化」的點子,例如在平流層中施放硫酸鹽,想必連他老人家都會拍案叫絕。
只不過,科學仍然無法回答:凱撒遇刺,何以火山爆發?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