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納粹的誘惑來自何處? 廖咸浩/台大外文系教授(台北市) 聯合報 2016-12-30

簡單講,二戰便是肇因於新興殖民帝國(德義日)對主流殖民帝國(英法美)壟斷全球資本(即殖民地)的不滿。故英法美雖沒有法西斯之名,但其法西斯欲望在帝國殖民的過程中早已橫流經年:我的欲望是唯一的欲望,我的標準也是唯一的標準。

關於納粹的誘惑,無可避免會讓人歸因於現代影像媒體把真實變得輕如鴻毛,而現代武器則使得當代屠殺比起千人斬甚至毒氣室的時代,都更似玩電玩。但這些都還不足以解釋,納粹制服的深層的誘惑來自何處?
二次大戰被視為正義之戰,而且猶太大屠殺又極具象徵意義,故模仿納粹的行為在西方必然會引起公憤。然而,二戰真正動機卻並不美好,但因被精巧的隱藏,使得一般也知譴責個別國家或個別事件,而無法直指問題核心:法西斯與現代性這隻兩頭龍。
法西斯是人類的潛在欲望:嬰兒最初是以我的欲望為世界唯一的欲望,但這種認知在人開始社會化的當下,便被節制及壓抑。同時,這種已成為人類心靈黑暗面的法西斯欲望,卻隨時伺機回沖;尤其易於透過群體,以各種文明教化的理由,對其他的群體施暴。
而與現代性的結合,為法西斯找到了最新最具說服力的出路:現代性是如此的強大,不但有槍炮輪船,還有典章制度,甚至中產階級風貌的愛情與婚姻制度,都如「真理」般所向披靡。於是,西方現代性傳播過程中的暴力(殖民主義及帝國主義)都不過是達到美好目標的必要手段而已,馴至常被忽略、寬待、甚至複製。
二次大戰一般被認為是正義之師征討軍國獨裁。前者是法西斯,後者是「民主國家」及「共產國家」蘇聯的聯合陣線。然而,當時同盟國與軸心國其實都是殖民帝國。雙方的差別僅在於,德義日的法西斯以「種族優越」自詡,英法以「文化優越」逼人(蘇聯訴求反壓迫,略有不同)。
故這個對峙並非攸關兩種處理資本流動的方式,而是一場「法西斯」與「蒙面法西斯」之戰。所爭不過就是:資本應照誰的意思來流動?簡單講,二戰便是肇因於新興殖民帝國(德義日)對主流殖民帝國(英法美)壟斷全球資本(即殖民地)的不滿。故英法美雖沒有法西斯之名,但其法西斯欲望在帝國殖民的過程中早已橫流經年:我的欲望是唯一的欲望,我的標準也是唯一的標準。
但台灣(及不少熱中現代化的國家)卻對這種殖民帝國的法西斯崇拜有加。比如讚美英法西葡美等帝國殖民所賴的西方海洋文化「具有進取性與開拓性」,又如謂日本殖民為台灣「奠下了現代化的基礎」。因此,台灣只要繼續崇拜(殖民)現代性,就會繼續歌頌殖民與擴張,就會認為過程中的血腥與暴力只是必要的手段。而達成現代性最具效率的體制(如納粹或日本軍國政府)當然也最迷人!更遑論,這種體制極大化人類在社會化後喪失的獨佔世界的黑暗快感。

教育部針對光復中學嚴厲以對,若不思考釜底抽薪,直接禍源,反會讓人覺得想轉移焦點以掩蓋關鍵事實:台灣整個社會其實因為崇拜現代性,而在心底都想穿上納粹的軍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