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提出來改善食物浪費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到超市垃圾桶將仍可食用的食材拯救出來,經過洗滌處理符合衛生要求,然後變成一餐餐美味佳餚。
長久以來,為了刺激消費欲望,資本主義一直透過廣告灌輸消費者一種觀念,那就是人們一定要買最新的東西,不夠新的消費商品,意味著就是不好的東西,不應該購買。於是,消費者養成一個根深柢固的心態:「新」代表商品的「價值」。
受到這種心態驅使,當消費者走進超級市場買食物時,往往不會想要挑選那些看似不新鮮的東西,尤其是蔬果,既使它們仍處於可食用狀態。超市經營者也會自動將看相不佳的,從商品架上拿下來,丟到垃圾桶裡。超市這樣貼心的做法,還會得到消費者肯定。
上述描繪現象,僅是當代消費社會眾多浪費食物行為中的一個場景,其他的場景包括餐廳生產過剩餐點、料理準備過程中被丟掉的等。根據統計,每年被浪費掉的食物近廿億噸,約占食物總產量的一半。令人難過的是,全球同時有八.四億左右的饑餓人口。此一荒謬對照凸顯出,現今食物的生產與消費系統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
如何解決食物浪費問題?世界各地有許多組織與個人相繼投入,採取具體的改革行動。本文要介紹一個有豐富意涵的案例:二○一三年英國人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發起名為「垃圾桶食物救援計畫」(The Real Junk Food Project)。史密斯提出來改善食物浪費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到超市垃圾桶將仍可食用的食材拯救出來,經過洗滌處理符合衛生要求,然後變成一餐餐美味佳餚。
史密斯在他的家鄉里茲,開了第一家以此為訴求的餐廳。垃圾桶食物救援計畫推動至今,世界各地有不少人響應史密斯的提案,在全球大約有一二○家垃圾桶食物餐廳,遍及澳洲、法國、南韓、美國、奈及利亞等國。根據官方臉書的統計資料,今年到十月為止,這些餐廳總共拯救了一五○噸食材。
垃圾桶食物餐廳不只是以減少食物浪費為職志,它更致力於落實「共好」的浪漫人文價值。它是一家沒有「定價」的餐廳,來到這裡用餐,你可以依據你的感受來付費(pay as you feel)。這種誠實店家的經營概念,不僅教育消費者去思考價格與價值的行為關係,同時也讓它發揮社會福利救助的功能,讓弱勢家庭、失業者、學生等人以自己可以負擔的價格,獲得每天應該攝取的健康營養照顧。
響應史密斯計畫而在英國布萊頓成立的垃圾桶食物餐廳,則是發展成為青年創業模式。幾位年輕人成功運用群眾募資,擴大經營的層面,包括為社區開設料理課程、舉辦音樂活動等,讓餐廳變成是社區情感認同的交流中心。
不要更浪費,而是更浪漫,可以說是垃圾桶食物餐廳案例,傳達出來的時代精神。我們可在聯合報願景工程專題報導中,看到台灣類似的案例,而目前由台灣好基金會所負責規畫與執行的空總TAF創新基地示範計畫「再生藝術工坊」,則是最新的理念實踐案例,由藝術家教導孩童運用工廠剩下來的廢料,例如布料、紙張、木材等,進行創造力學習。
當代資本主義正在(也必須要)轉型。其所面臨的嚴肅課題,並不是如何讓資本主義更為強大,而是讓其更有人文價值。在今日追求生態永續與社會正義的時代,雖然垃圾桶食物餐廳是一家小小的餐廳,但它卻具有高度的人文價值,表現出來「小即是大」的創新力量。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