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每位學生尋找50種不同的聲音,還開玩笑地說:一種聲音兩分,滿分一百。起初學生接到題目,紛紛抱怨這是「強人所難」,覺得一個大鼓哪有那麼多的聲音可找......
30年多前自維也納返國後,我在各地進行了許多講座和教學活動。期間我發現,有很多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總是希望可以得到一個「標準答案」,因而時常提出像是「大鼓『應該』要怎麼打?」或是「打哪裡才是『正確」的?」這類問題。雖然學生們求知若渴的精神值得鼓勵,但在我看來,追求「標準答案」的焦慮感,卻是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
後來,我逐漸理解到,學生們的集體焦慮感其來有自。當時,在不少的比賽或考試裡,有些評審時常會因學生演奏時的姿勢、動作、位置正確與否,而影響評分結果,導致學生變得相當在意自己的表現是否在形式上「合乎標準」。音樂演奏的基本技巧雖有一定客觀的學習與評量標準,但音樂的學習思維,卻不能夠像學習套用公式般去求得正解。相反地,藝術教育所強調的,是感受力的培養以及創意的激發,而這些能力的養成,需要建基於廣泛的體驗以及豐富的經驗累積。
以打擊樂為例,豐富的音色變化是表現的一大特色。為了讓學生體會擊樂的特性,我曾在訓練時,以一個大鼓為題,要求每位學生尋找50種不同的聲音,還開玩笑地說:一種聲音兩分,滿分一百。起初學生接到題目,紛紛抱怨這是「強人所難」,覺得一個大鼓哪有那麼多的聲音可找,但是,當學生放開束縛進行探索,開始尋找自己的聲音時,便發現生活周遭充滿了各式各樣、千變萬化的聲響。
打擊樂器的種類繁多,鼓棒、琴槌的材質、長度、大小、硬度和造型也各不相同,可以指定搭配,也可以交互使用。再者,以不同的力度或角度,打在不同的材質或位置上,所產生的聲響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待最後的課堂呈現時,同學們各自找了各式各樣的鼓棒或琴槌敲擊大鼓的不同位置;此外,還嘗試了許多非傳統的演奏方式,像是用手來打,或是在鼓皮貼上、撕下膠帶使其發出聲音,甚至是讓髮飾、銅板等散落在鼓面上產生震動,都可成為發出聲響的來源。
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有趣的聲音不斷被發現,同學們驚豔於聲音的千變萬化,同時也在樂趣中,實際體會到音色「細膩」的意義。雖然,不見得所有的聲音最終都能「派上用場」,但這樣的訓練,確可激勵學生在音樂世界裡進行探索,學習打開心胸,讓耳朵保持敏銳,從而去追尋那一小部分得以轉化為音樂的聲音素材。
我認為,優異的音樂詮釋,是出於主動、積極的思考後所做出的判斷和選擇;其中,聲音的探索的過程至為重要。而藝術創新與突破之處,往往是經過多方的體驗、嘗試後所造就的累積、轉化和淬煉。
我曾將音色比喻為一個人的特質與生活的多樣性,若反過來說,從生活中取材,確實也已成為挖掘創新音色的最佳途徑。以擊樂劇場《木蘭》這個作品為例,演出聲響和意象上的專業需求,便大量自生活取材,像是:以黃豆撒落在鼓面上,製造出遠方的爆竹聲;敲擊鐵鍋、木杯、葫蘆,表現農忙時期的農村互動;搖晃集結成串的馬鈴,表現軍伕的振奮士氣;甩動水管發出風聲,表現大漠荒涼、黃沙漫漫的情境;以腳踏聲模擬6匹馬的馬蹄聲…,而京劇的13響和18棍,也可視為身體語言以及鼓棒敲擊的延伸轉化,並且與之相互呼應。
重新覺察聲響音色與生活多樣性,便會發現其中仍蘊藏了豐富創作素材,亟待具有創意的開發。對音色和多樣性的體認和思考,更可廣泛應用至其他層面上,為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啟發,為生命注入豐富而獨特的意涵。有鑑於此,藝術教育勢必將改變追求標準答案的思維,以鼓勵多元性、獨特性的發展為目標,引領學生觸發感知,累積鑑賞與展現個人品味的能力。(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