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媒體評論-科普是媒體的罩門 卓亞雄 中國時報 2014年07月01日

電視也有研究團隊專訪,只是沒有重點,不知所云,加以沒有邏輯的剪裁,呈現出來只是一堆文字、畫面,沒能傳遞完整的訊息與研究意義....

碰上科普題材,媒體立刻傻眼。沒有基本素養,不會訪,不會寫,只能找些討巧、看得懂的內容胡亂交差了事,浪費了好題材事小,延誤了及時改革事大。
前幾天,一個完全本土的科學團隊,把美國滅絕將近百年的物種旅鴿,從博物館標本採取樣本,以本土研發的DNA定序技術,再比對近親家鴿的DNA序列,完成了迄今已滅絕物種的基因序列,進而推斷200年前全盛期的數量。傑出成就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是近來廣受全球矚目的科學成就,也是台灣的大驕傲。
相信國人知道這消息的不多。有見報,電視也有研究團隊專訪,只是沒有重點,不知所云,加以沒有邏輯的剪裁,呈現出來只是一堆文字、畫面,沒能傳遞完整的訊息與研究意義。這是媒體處理科普新聞普遍的困境。
科普新聞的難,在找不到犀利的切入點,導言不能抓住閱聽人,沒能駐足細看,這則新聞就廢了;尤其,科普新聞不同於其他新聞可用文字包裝,科普新聞更關鍵的是找到「門道」,吸引閱聽人樂當內行人,經由吸引、閱讀,達到資訊知識傳播的目的。
因而,旅鴿新聞必須自整個研究的主軸切入:「台灣的科學團隊成功完成滅絕已100年的北美旅鴿古基因定序,推估出當時數量,找出旅鴿滅絕原因。」這個軸線要把握住,才能讓閱聽人不致在內文的片段陳述中迷失,得以一一植入腦海的事件主軸,有效率且精準地讓資訊歸位,烘托出新聞全貌。切入之後,接著推出「賣點」幫襯。旅鴿新聞的賣點太多了,首先,這是全本土科學團隊的成究;媒體上常見有台灣團隊參與的跨國科學研究,成果發表在某某權威期刊,那不稀奇;旅鴿研究是台師大、科博館、中研院聯手的全本土團隊,自力更生,這了不起。
其次,191491日最後一隻旅鴿「瑪莎」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死亡,這一物種滅絕即將屆滿百年是個賣點;尤其,旅鴿全盛時期推估有50億隻,從50億到0,讓旅鴿被認為是人類破壞大自然的指標性物種。
接著,這一研究是自博物館珍藏超過百年的旅鴿標本上採樣,因為樣本塵封太久,防腐、乾燥讓後續萃取DNA序列的難度極高,能夠克服萬難成功地完成旅鴿的古基因定序,靠的是這支本土團對研發DNA定序技術,這了不起,更啟發了科學界對已滅絕物種讀出基因序燃起希望。
瞭解已滅絕物種的基因序列後,進一步反推當時的族群數量,發現旅鴿滅絕雖然與人類瘋狂獵捕、破壞棲地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族群數量瘋狂爆發,造成食源不繼、疫病驟升,因而毀滅了族群。這個研究成果稍減人類造成物種滅絕的罪惡,但也是地球人口爆炸的警鐘。
科學家不具備簡單扼要的白話文陳述能力,必須與媒體的傳播專業密切合作,才能擴大研究的成果。媒體必須補課。(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