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習戲劇,編、導過舞台劇於台北公演,已出版著作包括散文《暴食江湖》、《台灣味道》、《台灣肚皮》、《台灣舌頭》、《滇味到龍岡》,及詩集、童話、論述等等三十餘種,編有各種主題文選五十餘種。
眷村菜是一種戰爭衍生的食物,不屬任何菜系,可謂大江南北各家各戶的家常菜。
那年冬天,在阿公店水庫露營後,好友曾堯生和我同時跟張家兩姊妹交往。張家住岡山空軍眷村,我有時去了就順便賴在她家吃飯,至今記得張伯伯炒的家常菜十分下飯,蒜苗爆炒臘肉尤其印象深刻,正宗湖南口味。
蔣中正先生剛撤退到台灣,有強烈的句踐情結,喊出口號:「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他興建眷村,以儉樸克難的話語安排軍眷居住這種臨時住所。不久就要回大陸,成為當時的集體信仰。
無論外部景觀或內部組織,眷村都呈現軍隊編制觀念的轉化和移植。它不僅是地理位置的封閉、區隔,裡頭的生活形態和眷屬的意識形態,也深深受到軍政組織的形塑和影響。眷村文化是台灣戰後文化很重要的部分,不僅對眷村子弟有意義,它見證第一代的離鄉背井、辛苦奮鬥,注入台灣新的生命力。
眷村帶著臨時、克難性格,多狹仄人稠,鄰居間往往前門通後院,緊挨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軍人及眷屬,不同的族群、語言、文化、宗教信仰聚在一起。軍人多半時間在部隊,眷村中的婆婆媽媽們在物質缺乏的環境中,努力要變化出不同的食物來餵飽孩子,大家相互傳授,彼此學習,竟逐漸融匯出南北交雜的風味。
如此客觀條件,形塑出眷村菜用料簡樸的清貧性格,簡樸卻頗見巧思,一樣的材料,不一樣的作法,圖的是讓家人溫飽,吃得開心。加上從前軍眷都固定配給有米、麵粉、油、鹽,主食既毋需花錢,炒飯、炸醬麵、麻醬麵、陽春麵、蔥油餅、烙餅、捲餅……就有無窮的變化,也讓眷村菜重鹹重油、麵類居多。
中國人的主食大抵是南米北麵,台灣以米食為主,撤退來台的部隊中,有不少北方人,麵食文化順勢加入台灣的菜單中。眷村麵食最明顯的符碼之一是山東大饅頭通常用手工製作,將酵母摻入麵粉中揉製,等待成發麵,令麵筋軟化,令麵糰產生氣體而膨脹,產生酒香及特殊的風味,飽足了許多眷村老伯伯,撫慰他們的鄉愁。
當時財政困窘,軍餉都很低,眷屬們因此多兼家庭代工、經營小吃以貼補家用,眷村乃成為大陸各地風味小吃的發源地。
如今,台灣的眷村幾已全部改建,沒有了村子,漸漸形成懷舊情感,有些標榜眷村菜的店家刻意經營出一種懷舊氛圍,如榮民證、獎狀,甚至掛著用美援麵粉袋縫製的內褲、鋼盔、軍帽,逃難時的船票,彈藥箱改裝的家具,國民黨當年的政令宣傳口號。
眷村菜是一種戰爭衍生的食物,不屬任何菜系,可謂大江南北各家各戶的家常菜。對眷村內的人而言,眷村菜是家鄉菜,濃濃的媽媽味道;對眷村外的人來講,眷村菜就是外省菜。眷村菜是籠統的概念,我們很容易分辨哪些菜餚是台菜,卻不易斷定台菜之外哪種菜餚並非眷村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