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徐重仁/台灣農業行銷的新出路 聯合報2014.05.04

到美國富人居住的比佛利山莊開餐廳,引進壽司、和牛等日本代表性食物,吸引美國人親口體驗日本飲食文化,達到推廣日本米、日本牛等農產品的功效,也在美國的富人圈引發話題。
前陣子美國總統歐巴馬訪日,日相安倍晉三特地請歐巴馬到日本東京銀座的壽司專賣店用餐,「壽司之神」的故事不但廣為傳誦,而日本的飲食文化也透過「歐巴馬吃壽司」成功地置入行銷到西方社會。而台灣是否也能成功運用創新的元素,找回過去「以農立國」的利基,考驗著農業主管單位的智慧。
歐巴馬吃壽司想推廣的日本飲食文化,代表的不只有食物和料理,背後更是日本政府想積極推廣的主角。數年前日本經濟下滑,高科技產業受創,近年開始思考把產業重心,挪回過去引以為傲的農業。根據日本政府公開的數據顯示,二一二年日本農產品外銷金額為四千五百億日圓,但二年農產品外銷目標,設定為一兆日圓,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目標,也顯示日本亟欲重振農業外銷大國的雄心壯志。
日本政府行銷農業的手法,不但跳脫過去舊模式,而且極具創意,比如日本農林廳(相當於我國農委會)到美國富人居住的比佛利山莊開餐廳,引進壽司、和牛等日本代表性食物,吸引美國人親口體驗日本飲食文化,達到推廣日本米、日本牛等農產品的功效,也在美國的富人圈引發話題。
國土總面積只比台灣多四千平方公里的荷蘭,也是有名的農業大國,除了鬱金香供應全球一半以上市場需求外,全球特殊品種的馬鈴薯,更高達六十%以上是來自荷蘭。
但這個國家對農業不但不特別保護,相反地,非常歡迎歐洲其他國家到荷蘭設廠,因為開放市場才能與國內的業者產生良性競爭,刺激本地的農家更努力。除了鼓勵競爭外,荷蘭政府也思考如何讓現代化的工業,與農業能互相結合。比如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設立導管直接排放到農場,幫助植物行光合作用,以降低農場的經營成本。
荷蘭政府甚至協助設立了「食品矽谷」(Food Valley)專區,在「食品矽谷」裡,有專門發展農業為主的大學校系、食品工廠和實驗室,業者在該區可以節省原料物流成本,而政府也協助充分運用產學合一的概念,讓實驗室和業者能互相支援。這些都是我農政主管機關可借鏡的作法。
台灣目前能源、環保意識抬頭,以及高科技產業發展受限下,農業或許正是一個值得發展的契機;只是農業主管機關必須跳脫過去補貼農民的舊思惟,專注於為傳統農村創造機會,從如何提供多元的農產品銷售管道,以及提高農產品本身的附加價值等不同層面多管齊下。
日本有個以種植有機稻米的農村,年輕人本來都到都市工作,人口剩不到一萬人。農村的農會總幹事開始思考,如何把米賣出去,他寫了三封信分別給美國總統、日本天皇和梵蒂岡的教宗,希望他們試吃當地的有機白米;結果美國總統和日本天皇都沒有理他,只有遠在梵蒂岡的教宗回信了,請他送白米去;這個事件使得各國媒體都以「教宗吃的米」為題大肆報導,讓農村的有機白米一夕成名。
可是當有人打電話去農會指定要買米時,總幹事竟都回答「米賣完了」,請消費者去各大百貨公司買米;本來沒有賣農村有機白米的百貨公司,因為消費者的詢問,只好回頭去跟農會進貨訂米。
除了政府外,日本農村也開始思考如何創造機會、找出市場,讓年輕人願意回到農村發展。
這個農村,因為這位有行銷頭腦的農會總幹事,讓有機米大賣,農村子弟也因為這個轉機,紛紛返鄉發展。
推廣農業,不能單靠一個農會總幹事,台灣農業創新,思考的方向,必須能培養出農民可獲得利基的環境,唯有農民務農有利基,能長久經營發展,才能帶動在都市工作的農家子弟願意回鄉耕作,幫助台灣農業永續發展。
超市是食品的重要銷售管道,也是最接近農業的通路,除了購買農場的產品外,從供應鏈端,如何提供市場、鼓勵農家耕種,是更能夠幫助農業發展的思考方向。
近期本人也正在構想出一套新的農產品銷售模式,先選定嘉義、雲林等農業大縣的超市賣場,開闢當地農產品專區,提供給本地農民使用,農民將自己耕種的農作物在專區陳列,自行訂定價格並附上生產履歷,農民再依據自己的農產品銷量,進而掌握種植面積、控制產量,避免發生產量過剩、價格下跌的風險,盼能幫助農民發展出獲利環境。
如果這套模式能讓農民獲利,且獲利高過農村子弟在外地當上班族的薪資,將提供農村子弟回鄉誘因,不只幫助台灣農業興盛,同時促進城鄉均衡發展。
(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