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言論愈是麻辣,收視愈是不斷衝高,甚至有電視台半夜三更都還用SNG車連線報導,遑論學生在立法院架設網路全程直播,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即時性發揮到極致......
《經濟學人》又開金口,這次還是唱衰台灣。報導說台灣的街頭運動沸騰,馬英九總統在「服貿」及「核四」兩大政策上對街頭運動讓步。影響所及,不僅是馬總統已成跛鴨,台灣的前途也越來越可能由「街頭」決定。
由於台灣這次街頭運動持續逾月,考驗各方領袖政治智慧與耐力,如果政府還不知道如何應對解決,《經濟學人》的憂慮,確有可能噩夢成真。
台灣會不會淪為由「街頭」決定前途的命運?和媒體發展、媒體對街頭激憤的關注、及媒體如何主導論述有密切關係。
加拿大新聞學者華德(Stephen
Ward)就說,充滿情緒和變化的事件,已成為當代新聞賣點。他更指出,當代新聞已經充滿情緒和價值判斷,儘管不是所有記者都滿載「情緒」跑新聞,但許多記者都面對如何把自己社會裡充滿憤怒、情緒的事物、政治領袖、政策、法律和法院訴訟,變成新聞的挑戰,這種現象全球皆然。
電視台從反服貿、反核四的街頭運動中,一路賺飽收視率,政策實質內容卻一點也引不起他們的興趣。節目言論愈是麻辣,收視愈是不斷衝高,甚至有電視台半夜三更都還用SNG車連線報導,遑論學生在立法院架設網路全程直播,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即時性發揮到極致,讓關心此事徹夜未眠的觀眾,隨時都可注意風吹草動。社運新聞成為受全國矚目的大事件,並不意外。
街頭運動何以登上媒體頭條?最重要的價值即是「衝突」、「潛在的衝突」、和「激情」。衝突一向比和諧更具新聞價值,衝突背後是權力、利益和人性的對抗,充滿張力。從華隆案、大埔案、到現在,台灣近來歷經的社會衝突、政黨衝突和階級衝突,社會氛圍愈來愈激昂,不但衝撞社會價值、機構,也挑逗個人矛盾與社會團體的對撞,造就感性新聞的高潮。
「潛在衝突」具有不可測的新奇感,更是媒體的最愛。無論是最近在臉書轉貼癱瘓北捷資訊的新聞、四一一包圍中正一分局可能爆發「硬性潛在衝突」,到反服貿運動中的江宜樺院長夫人談學運的一封信、方仰寧女兒臉書「以你為榮」貼文等「軟性潛在衝突」,不只媒體如獲至寶,更在網路瘋傳,代表不同立場群眾的正面或負面情緒,都有一夕翻轉社會觀感的力量。難怪成為新聞關注焦點。
「感性新聞」何以當道?媒體記者何以趨之若鶩?主要因為媒體生態改變。從精英到媒體再到大眾的「兩級傳播」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政治精英雖然仍須透過媒體面對群眾,但已經是資訊科技和資訊交相構成的快速流動空間,政治人物的溝通反應,幾乎不能有時間差。正如社會學大師Castells所言,我們面對的媒體,不再是社會的反映,而是社會的表現。
台灣媒體普遍青睞感性新聞,和台灣社會悶很久,人民求變心熾也有關。但媒體利用街頭運動衝高閱聽率,卻常淪為街頭運動的傀儡布偶,產生「尾巴搖狗」現象,而無法自拔。三月學運期間,連《經濟學人》都用帶有情緒張力的「騎角難下」的馬英九總統做為封面,可知媒體已進入「尾巴搖狗」的時代,難道政府還沒警覺?
行政組織改造,精減的應該是組織結構,而非政治功能,然而新聞局打烊後,政府不但進入論述空窗期,許多政策痛失在媒體的議題設定權,反而是政黨衝突成為喧賓奪主的新聞主軸。從反服貿運動到反核四,一路下來,政府空有專家,但在輿論戰一敗塗地,使得整個社會吞下無法理性對話、正確決策的苦果。
全文網址: 當媒體激情面對街頭社運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52891.shtml#ixzz30hrmlcVa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