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新課綱上路 還只看分數不看孩子? 2019-08-26 聯合報 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宜縣礁溪)


近幾年,媒體以「學霸」來標榜會考試的學生,有些升學主義至上的學校也會以此來展現辦學績效。但「學霸」永遠是少數幾個學生,相對地卻會構成對多數學生的分數霸凌....

暑假就要結束,學生馬上就要回到學校開始面臨課業的壓力,或可說是考試成績壓力。在新北市校長會議中,侯友宜市長希望校長們不要在連續假期前發成績單,以減少家暴,此事乃表明台灣社會中擺脫不了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念。
分數早已變為孩子的化身和主體,父母和師長只看到孩子考試成績,直接以分數來評論學生和孩子。父母在孩子回家時只問成績好不好?考試考得如何?排名第幾?似乎少有人去問今天在學校有沒有學到有趣的東西?和朋友相處如何?有沒有碰到什麼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更不會有父母關心孩子在體育課投進幾顆籃球,或去問孩子學校有沒有教生活禮儀等課程。
十二年新課綱這學期上路,大概不到百分之一的家長了解所謂九大核心素養,家長只想了解新課綱對孩子升學有何影響,哪些分數會被計算。事實上,一般教師也不太明白九大核心素養如何轉化到傳統考科課程中,更無法了解如何以分數來量化九大核心素養。
家長在教育部舉辦新課綱座談中,一直質問教育部官員,到底新課綱對升學有何影響?所謂九大素養會用在升學考試中嗎?如果素養無法被量化,怎樣評量打分數呢?未來成績單會長什麼樣子?
新課綱將課程分為部訂課程、校訂課程,其中國中小又分領域學習課程和彈性課程,在高中職更分為五、六種不同科目和課程,家長和學生們都不太清楚要如何選讀?實際上,他們也不在乎這些課程和核心素養的關聯性,他們只想知道那些課程與科目是升學考試一定要考的,那些課程是會被算在升學的成績中。
基本上,國中小課表依舊以傳統的國英數社會自然等五大課程為主,其他課程還是附帶的;即使高中增加很多選修科目,但並非升大學的考試科目,亦是只有點綴性質;到時候學生家長收到成績單時,一定還是會問這五大課程的分數如何?大學推甄時,口試老師還是只會看五大科目成績,不太會去關注其選修課程。
當新課綱無法突破考試升學主義時,想以核心素養改變學校課程教學重點、學生學習態度跟家長重視分數心態,似乎難上加難,最終可能還是回歸原點,不僅白忙一場,更是耗損教育資源。
近幾年,媒體以「學霸」來標榜會考試的學生,有些升學主義至上的學校也會以此來展現辦學績效。但「學霸」永遠是少數幾個學生,相對地卻會構成對多數學生的分數霸凌,這也是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成績單時會出現家暴的心理因素。
分數絕對不是孩子的化身、更不是孩子的主體與一切,我們應該更關切分數背後的那個主體是孩子本身。新課綱上路,希望教育當局能落實核心素養在課程教學中,讓家長看到學生的成績單時,看到的不是分數,而是孩子們的核心素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