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洪蘭/豬是被罵出來的 2018-11-06聯合報


有一天放學時,我在公車站聽到一個媽媽在罵孩子:「你豬啊?什麼都不會,就只會耍寶!」

孩子反唇相稽說:「就是因為什麼都不會,我只好耍寶!」


有一天放學時,我在公車站聽到一個媽媽在罵孩子:「你豬啊?什麼都不會,就只會耍寶!」
孩子反唇相稽說:「就是因為什麼都不會,我只好耍寶!」
聽到他們的對話,我有點難過,因為耍寶的孩子是可憐的,他們臉在笑,其實心在哭,人都盼望別人的認同與友誼,嘲笑自己其實是最不得已的方法。我們應該要同情他,而不是責罵他。
研究發現大部分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不被人注意的經驗:或許是因為功課不好、家世不好、長得不好…,總之就是一無是處,別人的眼光都在他人身上,不在自己身上。因此很多孩子會為了博取老師和同學的注意,而去耍寶。
這種徬徨,不知道自己是誰的痛苦,連拿過美國心理學會(APA)最大獎的Judy Harris都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過,她希望跳過青春期,直接成為大人。
因此這個媽媽應該找出孩子的長處,幫助他把長處發展出來,一旦有了自信,他就不必耍寶了。但是如果不能也沒關係,人生沒有白走的路。美國好幾個著名專欄作家都在回憶錄中說,他們當年因為耍寶,才走上幽默作家之路。
聯合報「包可華(Art Buchwald)專欄」(何凡翻譯)的作者便是一例。他在孤兒院長大,一切都不能和有父母的同學相比,連身上的衣服都是別人不要的救濟衣,他不願被別人憐憫,就只有先發制人,在別人嘲笑他之前,先嘲笑自己。
另一個是大衛.貝瑞(David Barry)。他在念中學時,功課不好,運動也不行(在美國運動員比功課好的學生更吸引女生注意),想打籃球,身材不夠高,想踢足球,身體不夠壯,什麼都不行,只有靠耍寶來引起女生注意。每次別人大笑,他內心都在淌血,恨自己文不文、武不武,一無是處。他成名後,有一次上電視接受專訪,不經意說出了真心話:「我終於可以不必靠嘲笑自己來引起別人注意了」。
真正的自信來自同儕對你長期的肯定,不是早期輔導手冊上說的:早上起來對著鏡子大叫三聲「我最棒」、「我最好」,我就會有自信,那是自欺欺人,沒有實質的虛張聲勢,被戳破後,傷害更大。青少年是從父母的眼睛、老師的眼睛和同學的眼睛來看他自己是誰,所以這個時候大人的態度最重要。
有一個媽媽說兒子的導師天天在班上跟學生抱怨校長不公平,把全校最爛的班級給她教。她的孩子聽久了,便認為自己比不上別班的同學,功課開始一落千丈,對學習不再感興趣。她問該怎麼辦?
我也不知道,看起來只有轉班或轉校一途,因為六○年代的心理學有個自我實現(self-fulfillment)的實驗,如果每天罵孩子是豬,孩子最後會變成豬。所以英國諺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孩子小時候可以成為任何他想成為的人,我們大人的手把他塑造成最後的他。
如果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四句正向的話才能抵消它的影響,我們怎麼可以動不動就罵孩子是豬而不期待他變成豬呢?(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