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我搭台北的公車,「幾乎每次」從上車開始,心中就不斷懷疑司機:「你是故意的?」台北的公車起步三點頭,剎車一鞠躬,轉彎讓乘客彷彿身在雲霄。我這花甲翁與花甲婆,總要緊牽著手,互相叮嚀:「慢一點!抓好!」在公車上練臂力、腿力與膽識,全程戰戰兢兢......
日前某藝人酒後搭計程車與司機拳腳相向,由行車紀錄器的錄音,聽到一女性乘客抱怨:「會吐!」(可能剎車太猛,或轉彎快),接著藝人嗆司機:「你故意的!」衝突遂起。
看此新聞,立即想到我搭台北的公車,「幾乎每次」從上車開始,心中就不斷懷疑司機:「你是故意的?」台北的公車起步三點頭,剎車一鞠躬,轉彎讓乘客彷彿身在雲霄。我這花甲翁與花甲婆,總要緊牽著手,互相叮嚀:「慢一點!抓好!」在公車上練臂力、腿力與膽識,全程戰戰兢兢,臨深履薄。下車時,要預防司機未等我們站穩地面就開動,又因為司機常在慢車道中央停車,而我們老骨頭摔不得、撞不得,還得小心機車、腳踏車從後衝撞。
我常想,再過五年、十年怎麼搭公車?兩年前有次遇到一位剎車平穩,轉彎減速的司機,內人下車特別加以稱讚,不料司機說他是來代班的,他已被挖角去開遊覽車了。但是陸客不來遊覽車業衰退嚴重,駕駛平穩的司機也不見回流?
想著,想著,竟又勾起我這雞腸鳥肚之人的公車往事。
約三十年前,正值壯年,每星期日下午去學太極拳。有一回冬天傍晚,細雨紛飛,東北季風襲人,天色漸暗,又冷又餓,惦念著父母及妻女等我回家吃晚飯。當年資淺的教師薪資不高,搭不起計程車,撐傘縮著身子,巴望公車駕臨。路燈下苦等半小時,唯一可到家的公車終於來了,欣欣然振臂疾揮,司機目不斜視,在內線呼嘯而過。枉費一米九的昂藏之軀,三字經都出不了口,心中一陣酸楚,眼淚往肚裡吞,縮頭、撐好傘,天已全黑,再等……
至今我仍銘記那一刻,小人物的無奈與悲涼。所以,我懂得要照顧好每一位學生,尤其成績不好的,尤其弱勢的,尤其叛逆到沒人要的,尤其受排擠的……
二十餘年前,穿著西裝筆挺赴喜宴。在台視公司站上來一對老夫妻,該是在中崙市場買了菜,大包小包提上車。老太太坐好了,老先生後上,還在階梯附近,公車左轉敦化南路,司機未減速,老先生跌倒,袋子掉落,荸薺滾滿車。當下心中浮現臥病在床的老父,立即起身走到前面,一手抓著車桿,一手撐起老先生,扶持至座位。撿好荸薺,安頓好老先生,返身回座時,一位女士遞上一張衛生紙。人間還是有溫暖的。
我不敢罵司機或與他爭論,因為再過兩站我就下車了,即使教訓司機一頓,我下車後老夫妻可能又要……。我雖憤憤不平,但寧可回學校教好學生,讓他們有一顆柔軟的心。
台北的公車司機不全都是如此橫衝直撞,但我不得不說比率非常高。他們不是存心使乘客不舒服,因為交通阻塞、業績壓力、同行競爭等,再加上滿城急躁的台北人,行車走路習慣於分秒必爭,柔軟心不見了,因此「麻木不仁」,忽略了公車的本質─—速度、安全與舒適,接送「人」到達目的地。司機只看到「業績」,而看不到「人」;只看到「業績的需求」,而看不到「人的需求」。就如同有的老師、家長只看到分數、名次與升學率,看不到「孩子的需求」,看不到孩子其他的「亮點」。
孟子說:「人『突然』看到一孩童將要掉入井中,恐懼同情的心自然產生。」這種不忍心看人受害的心,就是柔軟心。我同意孟子的主張:人皆有「惻隱之心」。教學中讓孩子回顧:生命中有沒有「不忍心看人受害」的經驗?如果有孩子看到別人受苦、受害而沒有憐憫心,從生命經驗不同意人具有「惻隱之心」,老師當然尊重他的經驗與想法;同意有「惻隱之心」的孩子,則教導他們終身保持對人感同身受的心,不論將來在各行各業,時時看到人的需求,永遠保有柔軟心。
教育家辛志平校長期勉竹中畢業生:「為語橋下東流水,出山要比在山清。」我也效顰:期望「出山要比在山柔軟!」
(徐茂瑋/學生尊稱茂公的徐茂瑋老師,秉持著「真誠.關懷.傾聽.陪伴」之道與學生一起成長。現為台北市麗山高中國文教師暨生命教育教師。)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