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韓良露/日本的曆法鬧劇 2015-01-11 聯合報

但對陰曆傳統的明知而故犯的不尊重,也反映出為了脫亞而對亞洲價值(華夏文化)的不尊重,例如把陰曆五月初五的端午改成陽曆,就沒有了菖蒲;變成了陽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如何賞菊?

前一陣子過陽曆新年的前後,我在日本京都、山陽地方旅行,正好觀察當前日本人過新年的文化現象。
我一直很關心,日本人對曆法的精神失調狀態,也覺得此種重儀典而不重原理的態度,是日本近代文化失衡與認同偏差的主因。就以新年為例,日人在明治時期前,過的是陰曆新年,所謂的正月,指的是陰曆一月;但明治天皇改制,各種脫亞入歐措施中,竟然把日本的陰曆節日直接改成陽曆,於是,過新年就直接從過陰曆正月初一,改成陽曆一月一日的西洋新年。
然而,文化傳統沒法像政治改制般一翻兩瞪眼的,在天皇說了算的意識威權下,日本國民都乖乖過起陽曆一月一日新年,但許多舊文化傳統卻混亂地隱藏其中,例如陽曆新年期間,到處都有賀正的祝詞,但陽曆一月何正之有?正月是文化傳統的名詞,不是天皇可以說改就改。還有懂得華夏十二生肖原理者,都知道二一五年乙未羊年要始於陰曆正月,但日人卻自動把慶祝羊年的來到提早到陽曆新年,街上到處看到各種羊年的裝飾,對我而言,馬年還沒過完啊,怎麼羊就當先了?
但日人真可以不管事情的原理,在陽曆新年過著幾乎完全是陰曆新年的節慶儀典,例如在陽曆十二月卅一日,京都不少寺院都湧入預定參與聽除夜一八鐘聲的信眾,這本是中國行之千年以上,受大乘佛教影響的臘月除夕大晦日,聽一八聲的梵鐘可解脫人間諸煩惱。陽曆十二月卅一日我在京都街頭,看商家掛著大晦日的旗幟,中國和台灣已不會在陰曆除夕掛這樣的旗子,偏偏認真執行傳統的人,卻選錯日子。我突然覺得日人很可憐,又聽傳統的話,又不敢違逆天皇改曆,才搞成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年節。
如果刻意忘記日本的陽曆新年的不倫不類,假裝在過陰曆新年,倒是可觀察到不少有趣的華夏傳統禮俗,例如百貨公司、街上店家熱賣的各式手打棒年糕,叫正月料理的各種年菜禮盒,裝著各式有吉祥意義的冷盤,但日人一向講究的旬之味覺,原來正月料理之旬提前了快兩個月,何旬之有?
年紀大了些,才發現日本文化中,如菊花與劍的雙重性格,好的事可以千年延續地做下去,不對的事也絕不認錯硬做下去。日人對待傳統中就有的陽曆節氣曆法十分尊重,也使得日人至今仍有一套珍貴的天地人自然農法,日人的旬感知,即奠定在陽曆節氣中,但對陰曆傳統的明知而故犯的不尊重,也反映出為了脫亞而對亞洲價值(華夏文化)的不尊重,例如把陰曆五月初五的端午改成陽曆,就沒有了菖蒲;變成了陽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如何賞菊?
我一直很奇怪,一向自命為文化傳統保存大國的日本,怎麼可能從明治以來,如此頑固地用一套精神失調的曆法,要不就全然像西方文明般,不過所有的陰曆節日,就真正脫亞入歐吧!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陽曆的節氣曆法也不是西洋的,也出於華夏傳統。
我常想,自己若是日本文化人,一定很受不了這種曆法混亂,也許會想發起公民文化提案,倡導回歸正常陰陽曆法,別以為這是小事,連曆法真相都可以不面對的國家,其中隱藏的不怕錯只怕認錯的民族性格,透過陽曆代表的陽性(外在)與陰曆代表的陰性(內在),是否正是我們了解日本文化中表裡不一的現象。日人何時結束脫亞入歐的曆法鬧劇,也許才能開始懂得尊重亞洲。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