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我要你輸在起跑點上」
李國修走了!作為他畢業學校的校長,除了震驚,我們有更多的不捨!
我本身是李國修的粉絲,三十年前國立美術館《荷珠新配》的演出,就被他的演藝細胞折服。之後《連環泡》電視劇,更讓人佩服他的幽默與創意。進了世新,知道他是世新的傑出校友,在執行教學卓越計畫時,決意聘請他當駐校作家。在駐校作家的演講中,李國修告訴學弟妹,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世新大學話劇社的磨練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為他的告白,多年來,多次的公開場合,例如新生訓練,我不斷以李國修作為學生的標竿,告訴學生,大學的學習要分成三塊:其中的二分之一在教室向老師學習;另外二分之一可以再分成二半,一半參加社團,同學互相學習。另外一半,透過打工及當義工,向社會學習。講這些話,主要的目的,是要以李國修為例,告訴學生不要只當個書呆子,不要只從書本吸收知識,其實在社團中,很多怪咖同學,更是他們廣大的知識及技能學習的來源。
李國修那麼多作品,最為感人的,還是《京戲啟示錄》。以自身的家庭顛沛流離的故事背景,引出李國修這個人的演藝生命。這部戲,辛酸中帶著希望,更帶著藝術追求的執著。尤其他轉述父親的名言,「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當下的場景,最最令人震撼!
因為這樣的家庭傳承,讓李國修轉化為對表演的執著,讓他不斷地追求出類拔萃!他對演藝的喜好,會讓我想起羅賓遜爵士,他批評這個社會對於教育有其等級,最高的是數學與語言,其次是人文,墊底的是藝術。連藝術也有等級,美術與音樂在前,戲劇與舞蹈則墊底。他說我們的教育,終極追求是左腦。他主要的批評在於當前的教育體制太強調學術能力,發展出智商的概念,結果就是很多具創造力,具特殊才能的學生被排除在外。
也因為自己人生的經驗,李國修才會對自己的孩子講出「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我要你輸在起跑點上」的名言。他不要自己的孩子因為分數,喪失了對興趣的追求,他的目的還是要自己的孩子,「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看看李國修的教子哲學,想想廣大社會還陷在分數迷思中,不禁為台灣的人才培育深以為憂。
李國修的死,也讓我不禁感嘆,如果中華商場不拆掉多好!如果不拆,只要一有空,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去憑弔,一代怪傑出生的地方;有多少人可以去看看,李國修父親做京戲鞋子的店面哩!(作者為世新大學校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