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在電影院看到國歌片頭了。九十分鐘的「看見台灣」,讓我想起它。隱隱感覺,「看」片彷彿是它的擴大版。因為更舒緩,提供了反思的空間,一點也不矯揉。
「看」片也已打破台灣紀錄片的觀賞成績,震懾人心的效應仍在持續擴大。它跟黃色小鴨一樣,都是最近少數幾件美好的事情,為惶恐不安的社會帶來些許撫慰。但黃色小鴨是外來的文化創意,「看」片是自這個土地艱苦孕育而出。
黃色小鴨是藝術家的靈感,從玩具小鴨的漂流感受到生命的堅忍不拔,找到了發想,進而帶給世界諸多地方歡樂。「看」片背後,卻是一個工專少年齊柏林,如何藉著夢想,突破社會主流價值。再如何典當家產,購買昂貴的鏡頭,只是想完成一座島嶼生態環境的拍攝。
「看」片出現後,從南到北,我接觸到不少企業界和政府機關的朋友,振奮地意欲包場,鼓勵員工和友人前去。原因並非支持積弱不振的國片,或者贊助紀錄片。理由很單純,只因那是我們生活的土地,有人拍出了過去不曾見過的台灣。
晚近生態環境教育到處提倡,但泰半是枯燥乏味的理論。有此一部電影甚少旁白論述,似乎就是最好的題材。靠著畫面的流轉變換,不用任何語言,一座島嶼的美麗和哀愁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好多學校師長積極地帶學生觀賞,也只因那是日夜生活的台灣。
一部片子沒有人物沒有戲劇化的情節,只有一幕一幕土地的毀壞和新生。從高空的俯瞰、貼近,我們便莫名地在好幾個片段裡流淚了。理由也無它,更因那是我們最熟悉的台灣。
是的,就是這個主題,台灣。這部生態電影匯集了大家的注意,撫慰了大家,也幽微地流露一個重要的意義。
當假油件爆發後,我們終於了然,食品界的老闆如何賺取財富。有人為了重新打造祖厝,到處蒐集各地老樹。甚至不惜租借軍用直昇機,吊掛大樹進其園林,輝映其事業開疆闢土的成就。同時間,我們卻看到「看」片導演和工作人員如何冒著生命危險,駕著小型直昇機,從高空捕捉最美好的家園風貌。在經費拮据下,努力把最真實的台灣呈現給國人。
那是多麼不同的人對待土地的情操啊!面對家園,看到這樣的生命對照,一個人生命的理想、追求生活的價值都被徹底檢驗。什麼是良心,又什麼才是惡心,此時更是昭然若揭。
以前看軍教片電影,國旗在結尾出現時,也會覺得惡心,可是「看」片裡也展現了不同的情境。當一群原住民小朋友爬上玉山頂唱歌,最後一起揮出小國旗,製造高潮時,很多人又流淚了。
一部電影的最後以國旗結尾,不讓您覺得濫情,那也不只是電影的成功。裡面一定還有更大的啟示。我很了然,那是大家對這塊土地的愛護,已微妙轉移到對這面旗子的認同。這個認同不是運動競技場上的國家意識,或者是對抗某一外來力量的民族情緒。而是在關懷生態環境下,激發出來的家園情感。
這個認同,讓我看到未來台灣團結向上的可能,在食安幾乎瓦解我們對生活的信心時,我看到了未來有一個很大的公約數。不是黃色小鴨那種歡樂,而是「看見台灣」裡綻露的這種信念。多麼希望這一個最豐厚的公約數,能夠成為更龐大的,公民擁有的正面力量。
我們才無須憂心,看不見未來的台灣。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全文網址: 劉克襄/看見與看不見的台灣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309809.shtml#ixzz2lQhxD3Es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