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去彰化監獄參觀的時候,最感到驚訝的,不是監獄環境,而是人的眼神。
監獄裡的眼神大體分兩種:一種是敵意的、憤怒的、你來參觀我做什麼的怒目、橫目。一種是低視而自卑、不想和你發生任何關連的冷目、垂目。但無論何者,都是在告訴你:閃一邊去,離我遠一點。
有時,我不免要有一點「理想主義的傻氣」的想: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變這些呢?人的生命沒有其他的機會了嗎?
我曾問了監獄的主管:這些年輕的受刑人,有沒有過機會去接觸表演藝術、文化展覽,或者享受過閱讀的樂趣?他們平時的休閒娛樂是什麼?我的潛台詞是: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讓人養成如此堅硬的生命外殼?難道他們的生命中,未曾感受過藝術與精神的快樂嗎?
他微笑說:我也問過他們,大部分的年輕孩子會告訴你,平時沒有這樣的機會,都是在家看電視,不然就是陪爸爸去釣蝦場喝啤酒…。
2008年的金融海嘯帶來了一次機會。那一年,因為經濟極端不景氣,許多文化展演都停止了,許多文化團體掙扎著,不知道明天如何。那一年,文化總會趁著開年會的機會,請馬總統宣布「藝術下鄉計畫」,請文建會撥款給文化表演團體,下鄉去為貧困弱勢的鄉鎮、地方學校、平時沒機會看見文化表演的地方,做演出,或者與小學合作,做文化扎根的工作。
也正是這一年,優人神鼓到了彰化,為彰化監獄帶去擊鼓的打擊訓練。擊鼓是辛苦的集體訓練,齊一的鼓點,稍稍一分神,就會散亂,一散亂,整個氣勢即渙散了。所以那凝神的訓練就非常重要。
然而也正因此,彰化監獄學習擊鼓的受刑人訓練出專注的力量,凝神的力量。而這訓練也讓年輕的受刑人走出不同的人生。它的故事已被拍成微電影,成為一種生命的典範。
然而不僅是「鼓舞打擊樂團」,如果有更多機會,為受刑人提供文化展演、藝術創作、音樂欣賞、書籍閱讀等,人的生命會不會因為多了一個看世界的窗口,而有所改變呢?
為此,我們還是帶著一點「理想主義的傻氣」,開始「為台灣文學朗讀」的工作。我們邀請了白先勇、鄭愁予、林良、司馬中原、王文興、黃春明、吳晟、鍾玲等數十位老中青作家,去教育電台訪問錄音,一首一首的朗誦詩,一篇一篇的讀散文小說。這些朗讀在電台可先播出給學生聽過,再轉交給監獄,讓每一個監所的人,都有機會聽見作家、詩人,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情,來傳達他的作品。
印象最深的是:吳晟讀了他寫給流浪街頭的孩子,想起他過去的學生,竟流下眼淚。而黃春明讀著他的作品《死去活來》,可以讓人含著眼淚微笑。詩人鄭愁予用深情的聲音,朗讀出創作者心中的節奏,竟有一種歌聲的韻律。而王文興讀著《背海的人》,司馬中原講故事的趣味,更吸引人們真正進入小說的世界…。
如果把這美好的詩人、小說家的朗讀聲,在監獄的靜夜中播放,讓許多無眠的人安靜聆聽,我不知道那會是什麼感受。我只知道,因為安靜,文學或者可以「入心」。
當然,還有另一種辦法是把藝術創作者直接帶去監獄裡為人演說。不過,坦白說,那是很累的溝通。還記得紙風車的李永豐去新竹誠正中學時,那個平時「自在漂泊」到讓所有小孩子眼睛一亮的導演,為了吸引那些少年,搞得滿頭大汗,氣喘呼呼,真是讓人感動!而王浩威、瓦歷斯、鄭宗龍等的真情付出,更讓孩子感受到藝術家的生命。
實踐的過程中,最動人的毋寧是有那麼多願意付出的人。他們所期望的,無非是讓年輕的生命,都有一次為藝術感動的機會。因為藝術和感動,期待生命會有一次更新、更亮的可能。
這兩天,國父紀念館正在演出〈從心出發,藝鳴驚人〉,也正是要讓收容機關的受刑人從文藝出發,站在國家的舞台,展現其藝術創造力。希望這是一個新的開始,讓藝術,給生命另一次機會。(作者為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