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衝擊最大的則是PR三五—八五的「中間學生」,這群占國中絕大多數的孩子,在不斷經歷以考試區別高下的競爭中,逐漸失去學習動機、求知興趣與努力方向,連自我信心也低落。
不久前一個不甚醒目的新聞,刊載了「教育部一○三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優勝團隊名單,包含一所來自全村沒有一家便利超商的偏鄉代用國中,以及一所來自台北中正特區的著名女高,當兩邊的孩子一起上台領獎時,許多人在思考:透過教育,真的可以縮減社會不公與貧富差距嗎?
最近,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教授來台演說,提到全球經濟發展,讓富人成為主要受惠族群;原因在於富人透過更多教育資源來提升專業能力,鞏固個人的財富與階級。面對這一問題,十多年前就有媒體以「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來形容台灣經濟成長,卻帶來所得的巨大差距,進而影響受教機會的不平等。
根據研究顯示,台灣每年進入小學就讀的學童中,至少會有三萬人(占十分之一以上),受限於家庭經濟、城鄉差距等因素,造成在小一開始即遇到學習困難。到了國小五、六年級,學習內容的挑戰程度增加,加上青少年生心理變化與學習態度等差異,孩子的學習性向逐漸明顯出現,無論是喜好動手操作或傾向抽象思考者,在此一階段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學習差異曲線,有些孩子的學習開始嚴重落後。
到了國中階段,學習的成效差距更為明顯。根據台師大心測中心二○一○年發表連續三年的調查研究,發現國內國中生壓力最大的一群是PR值四○—六○的學生。這群孩子的補習與念書時間不亞於PR九五以上的孩子,成績卻僅能維持中段,挫折感最大。而實施十二年國教之後,受衝擊最大的則是PR三五—八五的「中間學生」,這群占國中絕大多數的孩子,在不斷經歷以考試區別高下的競爭中,逐漸失去學習動機、求知興趣與努力方向,連自我信心也低落。
到了高中階段,雖然透過高中能力分校,採取較為單一的課程分布。但學校教育仍充滿迎合升學考試方向,學習中充滿選擇題型練習,缺少足夠的性向與生涯探索機會;職業陶冶與動手操作能力也因升學考量而大幅限縮。
最後上了大學,但許多學校都出現眾多對學習缺乏動機,對現實生活缺少成就感,自信心不足、組織與統整能力薄弱,遇到危機也不知如何處理的大學生。而這些年輕人很快在四年後,就進入職場,成為台灣的社會中堅分子。問題是如此漫長的受教年限與歷程,真的能為這些年輕人的人生加值嗎?
皮凱提教授來台演說提到,改善社會不平等的重要關鍵是教育。但教育不能只靠公部門的經費挹注或硬體設施,上述獲獎的「偏鄉」學校,以「公校收費」的「代用國中」系統,在以勞工階層為主的弱勢地區,善用每一分有限資源,激發教師熱情,進行課程改革,對不同需求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受肯定與擁有一片天空。透過更細緻的教育設計,充分照顧每一個學生,台灣「教育」或許可以再度縮減社會不公與貧富差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